第9章 朝堂的黑暗

关灯
天启年间的紫禁城,晨雾笼罩着巍峨的宫殿,却掩盖不住朝堂之上弥漫的阴霾。

    魏忠贤身着蟒袍玉带,蟒纹在烛光下泛着幽光,他垂着眼帘听着群臣奏对,枯瘦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叩击着檀木扶手。

    随着东厂的绣春刀在京城街巷频繁闪现,锦衣卫的诏狱夜夜传出凄厉惨叫,这位司礼监秉笔太监手中的权力,正如同蛛网般向大明王朝的每个角落疯狂蔓延。

     为了稳固权柄,魏忠贤将矛头直指以清流自诩的东林党。

    东林书院的朗朗书声曾是江南士子的精神灯塔,如今却成了阉党眼中的刺。

    这些饱读诗书的官员,在朝堂上弹劾魏忠贤卖官鬻爵、干预边防;在民间宣扬气节,痛斥阉党祸国殃民。

    他们的存在,如同悬在魏忠贤头顶的明镜,照出了他窃国弄权的丑恶嘴脸。

     天启五年的酷夏,魏忠贤授意亲信弹劾杨涟、左光斗等人受贿两万两白银。

    一纸矫诏,打破了京城的宁静。

    杨涟被从府邸强行拖出时,官袍被扯得破碎,他怒目圆睁,对着奉旨而来的锦衣卫大声呵斥:“尔等助纣为虐,他日必遭天谴!”左光斗被捕时,正在家中教导幼子读书,幼子死死抱住父亲的腿痛哭,左光斗却平静地放下手中书卷,整了整衣冠,从容随锦衣卫而去。

     诏狱内,烙铁炙烤皮肉的焦糊味混合着血腥气令人作呕。

    杨涟被压在特制的拶刑具上,十指骨头碎裂的声响在空荡荡的牢房回荡,汗水混着血水浸透了身下的草席。

    但他仍挣扎着用牙齿咬开衣襟,撕下一块布,蘸着口中涌出的鲜血,一笔一划写下《劾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