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生活中的逸事
关灯
小
中
大
天启元年的紫禁城,晨雾尚未散尽,乾清宫内却已传来阵阵刨木声。
龙椅上的朱由校将朱批奏折随意堆在案头,指尖沾满暗红的紫檀木屑,明黄色龙袍下摆不经意扫过满地刨花,这个被称作“木匠皇帝”的天子,在政治与工艺的天平上,演绎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荒诞与奇绝。
天启三年深秋,江西叛乱平定的捷报经八百里加急送达京城。
当内阁首辅将奏章呈递御前时,朱由校正伏在案前雕琢一座微型宫殿,榫卯结构的飞檐翘角在他手中即将完工。
奏章里“追奔逐北”的典故,本是赞颂抚军乘胜追击的战功,却因太监王体乾刻意颠倒读音,化作暗藏祸心的利刃。
朱由校握着朱砂笔的手骤然紧绷,御案上未干的墨迹晕染开来。
他盯着奏章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喉结在苍白的脖颈间滚动两下,终究没敢开口询问。
自小被放任于深宫匠作坊的他,面对满朝文武如炬的目光,只能强装镇定地轻咳两声:“此四字作何解?”王体乾与魏忠贤早有勾结,此刻故意伏地痛哭:“陛下明鉴!抚军损兵折将,竟以‘逐奔追北’这般败军之词妄图欺君!” 朱由校拍案而起,龙颜震怒。
朱批如雨点般砸在奏章上,歪斜的字迹里透着暴戾:“着江西抚军罚俸半年,以儆效尤!”当圣旨快马加鞭送至南昌时,得胜归来的抚军正举杯庆功。
望着圣旨上歪歪扭扭的御笔,这位征战沙场的将领捏碎手中玉盏,仰天长叹:“百战功名,竟毁于阉竖片语!” 次年春日,扶余、琉球、暹罗三国使臣携奇珍异宝齐聚太和殿。
波斯进贡的夜光琉璃瓶折射着日光,暹罗进献的翡翠大象栩栩如生,然而比这些贡品更刺眼的,是摆在御案上的三卷异域文书。
朱由校盯着那些弯弯曲曲的文字,太阳穴突突直跳。
汗珠顺着青灰色的龙纹冠冕滴落,洇湿了奏章边缘。
殿内三百文武屏息凝神,静候圣裁,唯有廊下铜鹤香炉的青烟袅袅升腾。
“这...这究竟写的什么?”天子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虚弱。
王体乾见状立刻出列:“启禀陛下,此乃蛮夷狂悖之语,臣恐污了圣听!” 朱由
龙椅上的朱由校将朱批奏折随意堆在案头,指尖沾满暗红的紫檀木屑,明黄色龙袍下摆不经意扫过满地刨花,这个被称作“木匠皇帝”的天子,在政治与工艺的天平上,演绎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荒诞与奇绝。
天启三年深秋,江西叛乱平定的捷报经八百里加急送达京城。
当内阁首辅将奏章呈递御前时,朱由校正伏在案前雕琢一座微型宫殿,榫卯结构的飞檐翘角在他手中即将完工。
奏章里“追奔逐北”的典故,本是赞颂抚军乘胜追击的战功,却因太监王体乾刻意颠倒读音,化作暗藏祸心的利刃。
朱由校握着朱砂笔的手骤然紧绷,御案上未干的墨迹晕染开来。
他盯着奏章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喉结在苍白的脖颈间滚动两下,终究没敢开口询问。
自小被放任于深宫匠作坊的他,面对满朝文武如炬的目光,只能强装镇定地轻咳两声:“此四字作何解?”王体乾与魏忠贤早有勾结,此刻故意伏地痛哭:“陛下明鉴!抚军损兵折将,竟以‘逐奔追北’这般败军之词妄图欺君!” 朱由校拍案而起,龙颜震怒。
朱批如雨点般砸在奏章上,歪斜的字迹里透着暴戾:“着江西抚军罚俸半年,以儆效尤!”当圣旨快马加鞭送至南昌时,得胜归来的抚军正举杯庆功。
望着圣旨上歪歪扭扭的御笔,这位征战沙场的将领捏碎手中玉盏,仰天长叹:“百战功名,竟毁于阉竖片语!” 次年春日,扶余、琉球、暹罗三国使臣携奇珍异宝齐聚太和殿。
波斯进贡的夜光琉璃瓶折射着日光,暹罗进献的翡翠大象栩栩如生,然而比这些贡品更刺眼的,是摆在御案上的三卷异域文书。
朱由校盯着那些弯弯曲曲的文字,太阳穴突突直跳。
汗珠顺着青灰色的龙纹冠冕滴落,洇湿了奏章边缘。
殿内三百文武屏息凝神,静候圣裁,唯有廊下铜鹤香炉的青烟袅袅升腾。
“这...这究竟写的什么?”天子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虚弱。
王体乾见状立刻出列:“启禀陛下,此乃蛮夷狂悖之语,臣恐污了圣听!” 朱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