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问政六部
关灯
小
中
大
尤其是昔日与蔡京过往甚密的王黼、李邦彦等人,更是额角见汗,不停地用袖口擦拭。
首先被召入的是吏部尚书王黼。
他素以巧言善佞、精于钻营得宠,此刻却战战兢兢。
殿内,赵佶坐在书案后,正在翻看一份卷宗,头也未抬:“王卿,朕问你,如今吏部铨选,以何为准?天下官员,在任、候缺者几何?每年考课,优等者几成,劣等者又几成?” 王黼心头一紧,这些问题看似平常,却直指吏部核心。
他勉强定神,按照惯例回答了一番,多是“以才德为先”、“依资序迁转”等套话,对于具体数字,则含糊其辞。
赵佶抬起眼,目光如刀:“才德?何谓才德?是善于诗词歌赋,还是精通钱谷刑名?是善于结交上官,还是能安辑地方?朕听闻,如今候缺官员,往往需在京中‘活动’数月乃至数年,其中关节,王卿可知?” 王黼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明鉴!此皆下吏所为,臣定当严查!” “起来吧。
”赵佶语气淡漠,“吏部乃天官,掌天下文官选授、勋封、考课之政。
其责重矣!朕望你好自为之,回去后,将天下文武官员的详细名册、履历、考绩,并候缺人员名单、缘由,三日内整理成册,报与朕知。
若有疏漏……”他没有再说下去。
王黼冷汗涔背,连声应诺,几乎是踉跄着退出了偏殿。
接下来是户部尚书唐恪。
唐恪相对清廉,但面对赵佶关于国库岁入、岁出、各地仓储、户口田亩等一连串极其细致的问题,也颇感吃力,许多数据只能说出大概。
“唐卿,户部掌天下钱粮,数字必须精准。
从即日起,户部所有账册,需采用新的计数符号和表格重新誊录核算,稍后朕会让人将规范送给你。
朕要清楚的知道,国库还有多少钱,能支撑多大的事。
”赵佶的语气稍缓,但要求却更为具体和严苛。
唐恪虽觉压力巨大,但感受到的更多是官家务实的态度,躬身应道:“臣遵旨,必当尽力厘清账目,以报陛下。
” 随后是兵部尚书薛昂。
赵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各地驻军分布、装备情况、马政现状,以及昨日整顿后禁军补员所需的钱粮兵甲估算上。
薛昂本就才具平庸,被问得支支吾吾,许多情况竟不如赵佶从皇城司那里了解的
首先被召入的是吏部尚书王黼。
他素以巧言善佞、精于钻营得宠,此刻却战战兢兢。
殿内,赵佶坐在书案后,正在翻看一份卷宗,头也未抬:“王卿,朕问你,如今吏部铨选,以何为准?天下官员,在任、候缺者几何?每年考课,优等者几成,劣等者又几成?” 王黼心头一紧,这些问题看似平常,却直指吏部核心。
他勉强定神,按照惯例回答了一番,多是“以才德为先”、“依资序迁转”等套话,对于具体数字,则含糊其辞。
赵佶抬起眼,目光如刀:“才德?何谓才德?是善于诗词歌赋,还是精通钱谷刑名?是善于结交上官,还是能安辑地方?朕听闻,如今候缺官员,往往需在京中‘活动’数月乃至数年,其中关节,王卿可知?” 王黼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明鉴!此皆下吏所为,臣定当严查!” “起来吧。
”赵佶语气淡漠,“吏部乃天官,掌天下文官选授、勋封、考课之政。
其责重矣!朕望你好自为之,回去后,将天下文武官员的详细名册、履历、考绩,并候缺人员名单、缘由,三日内整理成册,报与朕知。
若有疏漏……”他没有再说下去。
王黼冷汗涔背,连声应诺,几乎是踉跄着退出了偏殿。
接下来是户部尚书唐恪。
唐恪相对清廉,但面对赵佶关于国库岁入、岁出、各地仓储、户口田亩等一连串极其细致的问题,也颇感吃力,许多数据只能说出大概。
“唐卿,户部掌天下钱粮,数字必须精准。
从即日起,户部所有账册,需采用新的计数符号和表格重新誊录核算,稍后朕会让人将规范送给你。
朕要清楚的知道,国库还有多少钱,能支撑多大的事。
”赵佶的语气稍缓,但要求却更为具体和严苛。
唐恪虽觉压力巨大,但感受到的更多是官家务实的态度,躬身应道:“臣遵旨,必当尽力厘清账目,以报陛下。
” 随后是兵部尚书薛昂。
赵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各地驻军分布、装备情况、马政现状,以及昨日整顿后禁军补员所需的钱粮兵甲估算上。
薛昂本就才具平庸,被问得支支吾吾,许多情况竟不如赵佶从皇城司那里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