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雷霆镇朝
关灯
小
中
大
翌日,文德殿。
常朝伊始,气氛便异乎寻常。
昨日官家震怒、急召李纲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嗅觉敏锐的官员们都预感到,今日必有大事发生。
果然,在处理完几件日常政务后,御座上的赵佶并未如常示意退朝,而是目光平静地扫过丹陛下的群臣,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朕近日详览六部奏报,深感户部、工部所系甚重,然弊案丛生,积重难返。
原户部尚书唐恪,庸碌无为,难理钱谷;工部尚书李邦彦,结交内侍,工务弛废。
二人皆不堪其任,着即罢去本职,唐恪改任提举南京鸿庆宫,李邦彦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河南府,即日离京,不得延误。
”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虽然不少人猜到官家要动刀,但没想到如此干脆利落,直接将两位部堂重臣贬斥出京!尤其是李邦彦,素以巧佞得宠,竟也落得如此下场?许多与二人有牵连的官员顿时面色发白,冷汗涔涔。
不待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赵佶继续宣旨: “擢户部侍郎张克公,为权知户部尚书事,总领天下财赋,厘清账目,革除积弊!” “擢原将作监少监苏启明,为权知工部尚书事,督率百工,整饬营造,专司军器、河工要务!” “擢监察御史沈文韬,为户部侍郎;军器监赵士祯,兼职工部侍郎。
各司其职,竭力报效!” 这一连串的人事任命,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冷水,瞬间让朝堂炸开了锅! 张克公也就罢了,毕竟是进士出身,且在户部多年。
可那苏启明,一个以技艺晋身的“浊流”官员,竟一跃成为工部尚书?沈文韬,一个出身商贾的年轻御史,竟直升户部侍郎?赵士祯,更是纯粹的匠作之臣! “陛下!臣有本奏!”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臣,礼部侍郎刘正夫(历史人物)颤巍巍地出列,他是旧党中人,素来讲究出身资序,“六部乃国家枢机,尚书、侍郎之位,非清流正途、德高望重者不能居之!苏启明、沈文韬之流
常朝伊始,气氛便异乎寻常。
昨日官家震怒、急召李纲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嗅觉敏锐的官员们都预感到,今日必有大事发生。
果然,在处理完几件日常政务后,御座上的赵佶并未如常示意退朝,而是目光平静地扫过丹陛下的群臣,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朕近日详览六部奏报,深感户部、工部所系甚重,然弊案丛生,积重难返。
原户部尚书唐恪,庸碌无为,难理钱谷;工部尚书李邦彦,结交内侍,工务弛废。
二人皆不堪其任,着即罢去本职,唐恪改任提举南京鸿庆宫,李邦彦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河南府,即日离京,不得延误。
”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虽然不少人猜到官家要动刀,但没想到如此干脆利落,直接将两位部堂重臣贬斥出京!尤其是李邦彦,素以巧佞得宠,竟也落得如此下场?许多与二人有牵连的官员顿时面色发白,冷汗涔涔。
不待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赵佶继续宣旨: “擢户部侍郎张克公,为权知户部尚书事,总领天下财赋,厘清账目,革除积弊!” “擢原将作监少监苏启明,为权知工部尚书事,督率百工,整饬营造,专司军器、河工要务!” “擢监察御史沈文韬,为户部侍郎;军器监赵士祯,兼职工部侍郎。
各司其职,竭力报效!” 这一连串的人事任命,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冷水,瞬间让朝堂炸开了锅! 张克公也就罢了,毕竟是进士出身,且在户部多年。
可那苏启明,一个以技艺晋身的“浊流”官员,竟一跃成为工部尚书?沈文韬,一个出身商贾的年轻御史,竟直升户部侍郎?赵士祯,更是纯粹的匠作之臣! “陛下!臣有本奏!”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臣,礼部侍郎刘正夫(历史人物)颤巍巍地出列,他是旧党中人,素来讲究出身资序,“六部乃国家枢机,尚书、侍郎之位,非清流正途、德高望重者不能居之!苏启明、沈文韬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