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雷霆镇朝
关灯
小
中
大
,或出身微末,或资历浅薄,骤登高位,恐非国家之福,亦难服众啊!还请陛下三思!”
“刘侍郎所言极是!”立刻有几位官员附和,“张克公虽勤勉,然掌户部恐力有未逮。
苏启明更是一匠吏,安能位列九卿?此例一开,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质疑之声渐起,大多围绕着出身、资历和所谓的“朝廷体统”。
就在议论声越来越大之际,参知政事李纲猛地踏出一步,声如洪钟,瞬间压过了所有嘈杂: “荒谬!” 他环视那些出言反对的官员,目光如电:“如今国事艰难,北疆烽火将起,国库空虚,军备不修!尔等在此空谈什么出身资历,什么清流浊流?!难道非要那些只会空谈道德文章、于钱谷刑名一窍不通,甚至贪墨营私之辈盘踞高位,才是国家之福吗?!” 他指着张克公等人:“张克公精于算计,勇于任事;苏启明通晓工造,省费高效;沈文韬熟知商事,于开源有道;赵士祯兢兢业业,改进军械!此皆实干之才!值此危难之际,不思破格用人,以图自强,反而固守陈规,阻挠贤路,尔等是何居心?!莫非真要等到金人铁蹄踏破汴梁,尔等才肯放下那套迂腐之见吗?!” 李纲这番毫不留情的斥责,如同惊雷,震得许多人哑口无言。
他直接将问题拔高到了国家存亡的高度,将反对者置于不忠不义之地。
刘正夫等人面红耳赤,想要反驳,却见御座上的赵佶面无表情,显然默许了李纲的言论,心中更是惶恐。
就在这时,赵佶淡淡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冰冷的寒意:“刘卿。
” 刘正夫浑身一颤,连忙躬身:“老臣在。
” “朕记得,你长子刘瑜,现任两浙路盐铁判官,是吧?”赵佶语气平淡,仿佛在话家常。
刘正夫心中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是……是,蒙陛下恩典。
” “恩典?”赵佶嘴角勾起一丝冷笑,“皇城司呈报,今岁春,令郎与杭州豪商沈万三(
苏启明更是一匠吏,安能位列九卿?此例一开,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质疑之声渐起,大多围绕着出身、资历和所谓的“朝廷体统”。
就在议论声越来越大之际,参知政事李纲猛地踏出一步,声如洪钟,瞬间压过了所有嘈杂: “荒谬!” 他环视那些出言反对的官员,目光如电:“如今国事艰难,北疆烽火将起,国库空虚,军备不修!尔等在此空谈什么出身资历,什么清流浊流?!难道非要那些只会空谈道德文章、于钱谷刑名一窍不通,甚至贪墨营私之辈盘踞高位,才是国家之福吗?!” 他指着张克公等人:“张克公精于算计,勇于任事;苏启明通晓工造,省费高效;沈文韬熟知商事,于开源有道;赵士祯兢兢业业,改进军械!此皆实干之才!值此危难之际,不思破格用人,以图自强,反而固守陈规,阻挠贤路,尔等是何居心?!莫非真要等到金人铁蹄踏破汴梁,尔等才肯放下那套迂腐之见吗?!” 李纲这番毫不留情的斥责,如同惊雷,震得许多人哑口无言。
他直接将问题拔高到了国家存亡的高度,将反对者置于不忠不义之地。
刘正夫等人面红耳赤,想要反驳,却见御座上的赵佶面无表情,显然默许了李纲的言论,心中更是惶恐。
就在这时,赵佶淡淡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冰冷的寒意:“刘卿。
” 刘正夫浑身一颤,连忙躬身:“老臣在。
” “朕记得,你长子刘瑜,现任两浙路盐铁判官,是吧?”赵佶语气平淡,仿佛在话家常。
刘正夫心中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是……是,蒙陛下恩典。
” “恩典?”赵佶嘴角勾起一丝冷笑,“皇城司呈报,今岁春,令郎与杭州豪商沈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