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辽使求援 军中交心

关灯
实务”、“关心将士”的形象,深深植入了这些未来军中栋梁的心中。

     与此同时,枢密院选派至龙骧军的监军赞画也到任了,名字与北宋名臣文彦博同的文彦博。

    赵佶在军营中单独召见了他。

     文彦博年约三旬,举止沉稳,一看便是心思缜密之人。

    他本以为官家会交代些监督将领之类的话,没想到赵佶开口便定下了基调: “文赞画,朕派你来,职责有三:一曰‘训导’,要让将士明白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乃忠君爱国、保家卫国之理;二曰‘安抚’,关心士卒疾苦,管好粮饷发放,确保无克扣,审理军内纠纷,使将士无后顾之忧;三曰‘协调’,处理好与地方关系,保障军需物资畅通。

    ” 赵佶目光锐利地盯着他,语气加重:“记住,你的职权,仅限于此!军中一切作战训练、人事升黜、战术部署,皆由折彦质、王禀等将领全权负责!你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若有违逆,或试图插手军务,朕不管你是谁举荐,立斩不赦!反之,若有将领私自调兵,你亦有直奏之权!明白吗?” 文彦博心头一凛,彻底明白了自己的定位,连忙躬身:“臣明白!定当恪尽职守,绝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番清晰的权责划分,通过文彦博之口,也迅速在龙骧军中传开,进一步安了折彦质、王禀等将领的心,也让基层士卒对这位“只帮忙、不捣乱”的赞画多了几分好感。

     就在龙骧军内部凝聚力不断提升之际,一封来自边境的急报,打破了这短暂的平静—— 辽国使者,已至京都城外,请求入京觐见! 消息传来,赵佶正在校场与韩震等人演练骑射。

    他闻讯后,缓缓收弓,眼神变得深邃。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金国使节前脚刚走,展示完肌肉与野心,辽国这位昔日的“兄弟之邦”,便在节节败退之下,迫不及待地前来求援了。

     他知道,又一场不见硝烟的外交博弈即将开始。

    而这一次,他手中能打的牌,虽然依旧不多,但至少,他比历史上那个醉生梦死的宋徽宗,要清醒得多。

     “回宫。

    ”赵佶沉声下令,跨上战马,最后看了一眼烟尘中的龙骧军将士。

    这些他倾注心血打造的利刃,或许很快,就要面临真正的考验了。

    而在此之前,他必须先应付好眼前这位来自北方的、焦急的求援者。

     喜欢宋骑天下请大家收藏:()宋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