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汉旗所指,即为家园

关灯
三日后,夜。

     议事厅内,油灯的光芒跳跃着,映照着李信沉静的脸庞。

     他的侧脸轮廓分明,像是一尊沉默的石像。

     陈敬之、王希、张济、陈武等核心人物分坐两侧,气氛不同以往,显得格外肃穆。

     “诸位。

    ” 李信的开场白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清廷的斥候已窥伺在侧,准噶尔内乱平息在即,卧龙谷不再是偏安一隅的藏身之所。

    ” “我等聚众于此,非为苟且偷生,乃为汉家儿郎争一条活路,为天下苍生辟一方净土。

    ” “然,欲行大事,必先立根基。

    ” “今日,便是为我等基业,立下规矩之时。

    ” 他环视众人,那份沉稳让厅内的空气都凝重了几分。

     “我意,设立‘军政司’,统筹谷内军政要务。

    ” “军政司下,分设五曹。

    ” “兵曹,主征伐、训练、军械。

    ” “民曹,主户籍、田亩、赋税、民事。

    ” “工曹,主营造、水利、工匠、格物。

    ” “医曹,主伤患救治、卫生防疫、药材储备。

    ” “学曹,主义学教化、文书典籍、律令编撰。

    ” 话音落下,厅内一片死寂。

     油灯的火苗发出一声轻微的爆响。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军事指挥体系。

     这分明是一个政权的雏形。

     陈敬之的身体瞬间坐直,他率先抚掌。

     “将军高瞻远瞩!” “此五曹分立,权责明晰,正合‘文武相济,保境安民’之道!” “敬之附议!” 王希与张济也相继点头。

     他们一个是技术狂人,一个是医痴,清晰的权责划分能让他们甩开膀子,更专注于自己的领域。

     陈武等一众军官则有些茫然。

     他们面面相觑,对“民曹”、“学曹”这些文绉绉的机构,完全摸不着头脑。

     李信没有理会他们的困惑,继续宣布。

     “兵曹主官,由陈武暂代,负责新兵招募、日常操练、防务部署。

    ” 陈武愣了一下,随即挺直了胸膛。

     李信又转向陈敬之。

     “民曹主官,敬之先生,你心思缜密,通晓庶务,民曹重任,非你莫属。

    ” 陈敬之站起身,郑重地一揖到底。

     “敬之定当竭尽全力,梳理民籍,厘清田亩,使百姓安居,仓廪充实!” “工曹主官,王希。

    ” 李信看向这位头发已有些花白的老工匠。

     王希的脸上还带着解决击锤材料问题后的亢奋。

     “格物院乃我汉军立足之本,燧发枪仿制、兵器改良、水利营造、矿藏开采,皆系于工曹一身!” 王希激动地站起身,他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微微颤抖。

     “将军放心!” “俺王希就算豁出这条老命,也定让工曹成为将军手中最锋利的矛,最坚固的盾!” “医曹主官,张济先生。

    ” 李信转向那位医术精湛的老者。

     “将士性命,百姓安康,皆系于先生妙手。

    ” “望先生广纳贤才,精研医术,使我汉军将士无后顾之忧。

    ” 张济捋着胡须,沉稳应下。

     “济必不负将军所托,保军民康健,护一方平安。

    ” “学曹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