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龙潭旱记:晒谷场上的星图

关灯
第三章龙潭旱记:晒谷场上的星图 搪瓷缸底的姜汤沉下最后一片姜皮时,陈景明才发现指甲缝里嵌着泥。

    三天前跟着抗旱工作队摸黑进村,老杨递过来的这缸姜汤还冒着热气,此刻窗外的日头却把晒谷场烤得发白,连墙根下的老黄狗都吐着舌头,爪子扒拉着干裂的地面。

     陈干部,这是最后一口井水了。

    王大娘颤巍巍拎着半桶浑水,桶底沉着细沙。

    陈景明接过水桶时,触到桶壁烫得惊人——井台边的温度计停在38℃,而村委会墙上的宣传画里,丰收的稻穗还挂着露水。

     村部会议室成了临时指挥所,黑板上用粉笔画着蓄水池轮廓,旁边列着村民手写的取水登记。

    陈景明蹲在地图前,指尖划过卫星影像上那条干涸的河道:按水利局的数据,龙潭河断流已经四十七天,但系统里报灾的只有三十二户...... 系统?老杨往搪瓷缸里磕旱烟,张老四家的骡子昨天渴死了,他嫌填表麻烦没报。

    烟锅头敲在缸沿上,震落的烟灰飘在陈景明摊开的《农村水利工程学》上,某页关于应急提灌的段落被烫出个焦洞。

     深夜核灾时,煤油灯芯突然爆出火星。

    陈景明数着花名册上的红勾,突然把笔一摔:差七户!老会计的算盘珠子哗啦散了一地:陈干部,山后那几家路断了......话音未落,陈景明已经抓起头灯冲进黑黢黢的巷子,胶鞋踩过晒裂的南瓜藤,惊起一群扑棱棱的飞蛾。

     崖边的风带着土腥味。

    陈景明用手机照亮滑坡现场,断裂的树根像惨白的手指抠着岩壁。

    突然听见崖下传来咳嗽声,手电光扫去,看见李大爷正用葫芦瓢接石缝里渗出的水珠。

    别下来!陈景明话音未落,脚边的碎石就轰隆隆滚下去,惊得老人手里的瓢摔个粉碎。

     凌晨三点,陈景明背着测绘仪摸回村部。

    老杨守在门口,搪瓷缸里换了新的姜汤:你这书生,比骡子还犟。

    测绘图纸在土炕上铺开,陈景明用红笔圈出鹰嘴崖:把二级提灌站改到这里,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