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汗父点拨·兵道启蒙埋根基

关灯
泰格格派人传来消息,说三日后议政殿,她会在蒙古使者发言时,故意拖延时间,为我们争取展示证据的机会。

    ” “哦?”多尔衮挑眉,“她倒是机灵。

    图尔格,你派去驿馆周边的暗哨,继续盯着,若布木布泰有任何异动,立刻回报——我们可以利用她的拖延,却不能完全信任她。

    ” “嗻!”图尔格应下。

     多铎道:“十四哥,布木布泰毕竟是被迫联姻,她若能帮我们,也是为了科尔沁部的利益——若八哥真的掌权,她的贵妃之位未必稳,所以她定会留后路。

    ” “不管她的目的是什么,只要能帮我们拖延时间,就是好事,”多尔衮道,“伊尔登,你守殿后的退路时,要注意科尔沁使者的动向,若他们有异常,立刻派人通报。

    ” “嗻!”伊尔登躬身应下。

     帐外天色渐晚,侍卫进来点亮烛火,映照在沙盘上的战阵图与那张泛黄的羊皮纸重叠,仿佛跨越十二年的时光,将萨尔浒的兵戈与今日的朝堂之争紧紧相连。

     穆里玛走进帐内,躬身禀报:“十四爷,东门外的伏兵已安排妥当,苏纳、屯布禄(正白旗章京)已率轻骑进驻黑松林,只待三日后烽火信号;拜音图的火炮队也已调试完毕,弹药充足。

    ” “好,”多尔衮点头,“所有人都各司其职,三日后卯时,在议政殿外集结。

    记住,我们今日的部署,源自汗王当年的教诲——聚则强,快则胜,人心齐,则天下定。

    ” 众人齐声应下,陆续离去。

    帐内只剩下多尔衮和多铎,多铎看着沙盘上的标记,轻声道:“十四哥,你说当年汗阿玛教我们兵道,是不是早就料到今日的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多尔衮拿起那颗代表正白旗的石子,放在沙盘中央:“阿玛或许没料到,但他教我们的道理,却能应对所有局面——无论是战场还是朝堂,赢的关键,从来都是‘知彼知己,聚快结合’。

    三日后,我们就用阿玛的兵道,赢下这场仗。

    ” 多铎点头,眼中满是坚定:“十四哥,当年你保护我,今日我跟你一起,守住额娘,守住白旗,守住阿玛打下的江山。

    ” 多尔衮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落在帐外的白旗旗帜上——那旗帜在夜色中猎猎作响,像极了萨尔浒之战时,八旗军冲锋的号角。

     “十四爷,”图尔格去而复返,躬身道,“冷僧机的人在大营外徘徊,似是在打探消息,奴才已命人加强戒备,不让他们靠近。

    ” “不用管他们,”多尔衮道,“他们探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我们的部署,藏在十二年前的萨尔浒战阵里,八哥就算再聪明,也猜不到我们的战术根基。

    ” 图尔格应下,转身离去。

    帐内烛火摇曳,多尔衮拿起那张羊皮战阵图,指尖轻轻划过“骑兵先冲、步兵殿后”的字样,心中默念:阿玛,十二年了,儿子终于明白您当年的点拨。

    三日后,我定会用您教的兵道,守护好您留下的一切。

     “十四哥,我们也该歇息了,”多铎打了个哈欠,“三日后还有硬仗要打,得养足精神。

    ” 多尔衮点头,将战阵图小心收好:“走吧,明日一早,还要最后检查一遍防务。

    记住,明日的准备,就是为了三日后的‘快’与‘聚’——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

    ” 多铎应下,跟着多尔衮走出中军帐。

    夜色中的白旗大营,灯火点点,像极了萨尔浒战场后方的星空,而那些整装待发的士兵,就是守护这片星空的利刃。

    三日后的议政殿,一场用十二年前兵道启蒙换来的决战,已箭在弦上。

     “十四哥,”多铎忽然停下脚步,“你说我们三日后赢了,是不是就能像当年萨尔浒之战后一样,八旗再无纷争?” 多尔衮望着远处的汗宫方向,语气坚定:“会的。

    只要我们揭穿八哥的阴谋,守住额娘,再以阿玛的兵道治理八旗,定能让后金长治久安——这就是我们当年在萨尔浒战场上学到的,也是我们今日要守护的。

    ” 多铎用力点头,兄弟二人并肩走向偏帐,身后是寂静却充满力量的白旗大营,前方是即将到来的黎明与决战。

     喜欢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请大家收藏:()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