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汗父点拨·兵道启蒙埋根基
关灯
小
中
大
攻!”
“好!”努尔哈赤起身,对代善等人道,“二贝勒,你率正红旗步兵从正面推进;五贝勒(莽古尔泰),你率正蓝旗堵住明军右翼;阿敏,你率镶蓝旗守住后路,别让明军跑了!”
“嗻!”众人躬身应下,转身离去。
努尔哈赤弯腰抱起多尔衮:“走,带你去看看真正的战场,让你明白什么是‘聚’与‘快’的配合。
” 多尔衮紧紧抱住汗父的脖子,兴奋地探头望去——帐外的校场上,八旗军已按部署行动:正黄旗骑兵如黑色洪流般冲向明军,正白旗的白色旗帜在后方闪烁,正红旗的步兵列着整齐的方阵稳步推进,各旗之间以鹿角号为令,呼应默契。
远处的萨尔浒山方向,明军的旗帜渐渐倒下,烟尘中满是溃败的呼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看,”努尔哈赤指着战场,“阿济格的骑兵快,先冲散明军阵型;皇太极的白旗快,绕后截断退路;你二哥的红旗稳,步步紧逼——这就是‘快’与‘稳’的配合,也是‘聚’的精髓。
若只有快没有稳,冲散的明军还会重新聚集;若只有稳没有快,明军早就跑了。
” 多尔衮的目光紧紧盯着那些移动的旗帜,忽然发现:正黄旗冲阵时,正白旗始终与它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像影子一样;正红旗推进时,镶蓝旗就在后方守护——原来“聚”不是堆在一起,而是彼此呼应,缺一不可。
当晚,赫济格城的后帐内,多尔衮借着烛火,用木炭在羊皮上认真画着白天看到的战阵:中间画着八面小旗(八旗聚阵),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标注“鹿角号为令”;左边画着骑兵冲锋的线条,写着“快冲”;右边画着步兵方阵,写着“殿后”。
他画得入神,连代善走进帐内都没察觉。
“这是你画的?”代善俯身,看着羊皮上的战阵图,眼中满是惊讶。
多尔衮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行礼:“二哥。
” “你这图虽简单,却抓住了今日作战的关键,”代善拿起羊皮纸,笑着对跟进来的乌兰道,“你们小主子真是有乃父之风,小小年纪就懂战阵配合,将来定是八旗的栋梁。
” 乌兰连忙笑道:“二贝勒过奖了,小主子只是跟着汗王学个皮毛。
” 代善却摇头:“皮毛?能把‘骑兵先冲、步兵殿后、鹿角号为令’这三点画出来,就不是皮毛了。
十四弟,你且记住,今日这战阵,不仅能用在与明兵作战,将来八旗内部若有纷争,也能用——只要守住‘聚’与‘快’,再强的对手也能应对。
” 多尔衮默默记下这句话,将羊皮纸小心折好,藏进怀里——他还不懂“八旗内部纷争”是什么意思,却隐约觉得,二哥的话很重要。
【回归现实·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五日白旗大营中军帐】 “二哥当年的话,今日果然应验了,”多尔衮收起战阵图,对众人道,“八哥想以正黄旗与科尔沁骑兵为‘快’,强行突破议政殿;我们就要以白旗精锐为‘聚’,以东门伏兵为‘快’,守住要地,拖延援军——这就是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战术,今日用在朝堂之争,同样适用。
” 阿济格拍桌赞同:“没错!当年我率正黄旗冲阵,靠的就是快;今日我守议政殿正门,也要靠‘快’——只要鳌拜的人敢冲,我就让火炮先一步轰过去,不让他们靠近殿门!” 希福道:“十四爷,若三日后八贝勒以‘遗诏为真’强行表决,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可比战场上的明兵难对付——他们有贝勒身份,还有中立贝勒的观望。
” “这就要用‘聚’的另一个意思——人心之聚,”多尔衮道,“阿拜哥,中立贝勒那边,你再去确认一遍,确保三日后他们能准时发声;萨哈廉那边,已答应劝说二贝勒(代善)在强行表决时出面制止——只要我们在殿上形成‘多数质疑’的态势,八哥就算有兵力,也不敢公然违逆众意。
” 阿拜躬身:“十四弟放心,昨日我已见过汤古代、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他们都已备好发言的内容,就等三日后在殿上质疑遗诏笔迹。
” 正说着,帐外传来苏玛拉姑的声音:“十四贝勒,娘娘让奴婢来送些点心,顺便说布木布
努尔哈赤弯腰抱起多尔衮:“走,带你去看看真正的战场,让你明白什么是‘聚’与‘快’的配合。
” 多尔衮紧紧抱住汗父的脖子,兴奋地探头望去——帐外的校场上,八旗军已按部署行动:正黄旗骑兵如黑色洪流般冲向明军,正白旗的白色旗帜在后方闪烁,正红旗的步兵列着整齐的方阵稳步推进,各旗之间以鹿角号为令,呼应默契。
远处的萨尔浒山方向,明军的旗帜渐渐倒下,烟尘中满是溃败的呼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你看,”努尔哈赤指着战场,“阿济格的骑兵快,先冲散明军阵型;皇太极的白旗快,绕后截断退路;你二哥的红旗稳,步步紧逼——这就是‘快’与‘稳’的配合,也是‘聚’的精髓。
若只有快没有稳,冲散的明军还会重新聚集;若只有稳没有快,明军早就跑了。
” 多尔衮的目光紧紧盯着那些移动的旗帜,忽然发现:正黄旗冲阵时,正白旗始终与它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像影子一样;正红旗推进时,镶蓝旗就在后方守护——原来“聚”不是堆在一起,而是彼此呼应,缺一不可。
当晚,赫济格城的后帐内,多尔衮借着烛火,用木炭在羊皮上认真画着白天看到的战阵:中间画着八面小旗(八旗聚阵),旁边用歪歪扭扭的字标注“鹿角号为令”;左边画着骑兵冲锋的线条,写着“快冲”;右边画着步兵方阵,写着“殿后”。
他画得入神,连代善走进帐内都没察觉。
“这是你画的?”代善俯身,看着羊皮上的战阵图,眼中满是惊讶。
多尔衮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行礼:“二哥。
” “你这图虽简单,却抓住了今日作战的关键,”代善拿起羊皮纸,笑着对跟进来的乌兰道,“你们小主子真是有乃父之风,小小年纪就懂战阵配合,将来定是八旗的栋梁。
” 乌兰连忙笑道:“二贝勒过奖了,小主子只是跟着汗王学个皮毛。
” 代善却摇头:“皮毛?能把‘骑兵先冲、步兵殿后、鹿角号为令’这三点画出来,就不是皮毛了。
十四弟,你且记住,今日这战阵,不仅能用在与明兵作战,将来八旗内部若有纷争,也能用——只要守住‘聚’与‘快’,再强的对手也能应对。
” 多尔衮默默记下这句话,将羊皮纸小心折好,藏进怀里——他还不懂“八旗内部纷争”是什么意思,却隐约觉得,二哥的话很重要。
【回归现实·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五日白旗大营中军帐】 “二哥当年的话,今日果然应验了,”多尔衮收起战阵图,对众人道,“八哥想以正黄旗与科尔沁骑兵为‘快’,强行突破议政殿;我们就要以白旗精锐为‘聚’,以东门伏兵为‘快’,守住要地,拖延援军——这就是当年萨尔浒之战的战术,今日用在朝堂之争,同样适用。
” 阿济格拍桌赞同:“没错!当年我率正黄旗冲阵,靠的就是快;今日我守议政殿正门,也要靠‘快’——只要鳌拜的人敢冲,我就让火炮先一步轰过去,不让他们靠近殿门!” 希福道:“十四爷,若三日后八贝勒以‘遗诏为真’强行表决,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可比战场上的明兵难对付——他们有贝勒身份,还有中立贝勒的观望。
” “这就要用‘聚’的另一个意思——人心之聚,”多尔衮道,“阿拜哥,中立贝勒那边,你再去确认一遍,确保三日后他们能准时发声;萨哈廉那边,已答应劝说二贝勒(代善)在强行表决时出面制止——只要我们在殿上形成‘多数质疑’的态势,八哥就算有兵力,也不敢公然违逆众意。
” 阿拜躬身:“十四弟放心,昨日我已见过汤古代、巴布泰、德格类、巴布海,他们都已备好发言的内容,就等三日后在殿上质疑遗诏笔迹。
” 正说着,帐外传来苏玛拉姑的声音:“十四贝勒,娘娘让奴婢来送些点心,顺便说布木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