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假面战神:初战大捷

关灯
北齐河清二年(公元563年)冬,北风卷地,酷寒彻骨。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凶猛。

    对于北齐的陪都、军事重镇晋阳(今山西太原)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风雪,而是从南北两个方向如饿狼般扑来的敌人。

     北周柱国大将军杨忠(隋文帝杨坚之父),联合了草原霸主突厥木杆可汗,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自恒州(今山西大同)而下,直逼并州晋阳,意图一举拔掉北齐这颗北方最坚硬的牙齿。

    旌旗遮天,马蹄声震动了整个汾河谷地,晋阳城危在旦夕。

    晋阳是北齐的“龙兴之地”,城防坚固,却因主力部队在南线作战而兵力空虚,形势危急。

     此时,晋阳城头,一位身披银甲、面容俊美如女子的年轻将军正紧蹙眉头,凝视着远方敌军连营的灯火。

    他,正是年仅二十二岁的乐城县开国公、并州刺史——高长恭。

    据《北齐书?兰陵王传》记载,高长恭“悉简精锐,昼夜巡警”,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派人向邺城求援。

    当时突厥骑兵凶悍善战,北周军队更是配备了先进的攻城器械,不少将领主张弃城突围。

     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让初次见他的人误以为是一位翩翩贵公子,但此刻,他眼中闪烁的却是与年龄不符的沉毅与决绝,高力排众议,坚持固守待援。

    身边的几位老将,如并州刺史段韶、大将军斛律光,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

    军中不乏有人私下议论,这位“貌若妇人”的王爷,能否经受住真正战场的血腥洗礼。

     “报——!周军前锋已至城西三十里,突厥骑兵正在城北劫掠,焚烧村庄!” 战斗打响后,突厥骑兵首先发起猛攻,他们依仗机动性强的优势,在城外烧杀抢掠,试图瓦解守军士气。

    高长恭身着铠甲,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他“亲冒矢石,神色自若”,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斗志。

    史载他曾在城楼上弯弓搭箭,射杀三名突厥前锋,令敌军大为震慑。

     “报——!我军出城试探的部队失利,士气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