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薯香初逸与刀光潜藏
关灯
小
中
大
接下来的日子,空气仿佛凝固了。
巡逻队再未发现新的明显痕迹,但那晚异常的夜枭声和溪边的脚印,像一根刺扎在每个人心头。
林川知道,对手极其狡猾,一次试探之后便蛰伏起来,这反而意味着更大的风暴可能在酝酿。
他不动声色地进一步加强了戒备,尤其是对水源的保护,增加了伪装巧妙的暗哨和陷阱。
与此同时,红薯迎来了第一次小范围的收获。
王老栓那半亩坡地,成为了全村的焦点。
当他一锹下去,挖出第一串沉甸甸、红皮饱满的块茎时,围观的村民发出了一阵惊呼。
称重的结果更是让人难以置信,半亩贫瘠坡地的产量,竟远超他往年一亩好田的收成! 王老栓用颤抖的手捧着最大的一个红薯,老泪纵横:“活了六十多年,没见过这么能长的庄稼……活命粮,这是活命粮啊!”他亲自将几个最大的红薯蒸熟,分给邻里品尝,那香甜软糯的口感,彻底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和疑虑。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之前观望、抵触的农户纷纷涌向破庙,争相索取薯秧,预订明年的种子。
林川没有藏私,但他定下了规矩:优先供给愿意加入“农技互助会”、遵守共同约定的农户,并且收获后需返还部分种子,以帮助更多人。
这一举措,不仅推广了作物,更将松散农户进一步纳入了有组织的网络之中。
破庙前空地上堆起的小山般的红薯,成了希望最直观的象征。
流民和本地农户一起忙碌着,将红薯切片晾晒、或存入地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薯香和欢声笑语。
这份来之不易的丰收,极大地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和对抗未来的信心。
然而,林川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
他找到王老栓等几位有威望的农户,郑重告诫:“丰收是好事,但也容易招来觊觎。
各村需组织青壮,夜间巡更,防火防盗,更要提防不明身份的外人窥探。
”他将防御的意识,从破庙核心区向周边合作村庄扩散。
张溥也再次派人送来密信,证实了林川的判断。
信中提到,失踪复社成员一案已有眉
巡逻队再未发现新的明显痕迹,但那晚异常的夜枭声和溪边的脚印,像一根刺扎在每个人心头。
林川知道,对手极其狡猾,一次试探之后便蛰伏起来,这反而意味着更大的风暴可能在酝酿。
他不动声色地进一步加强了戒备,尤其是对水源的保护,增加了伪装巧妙的暗哨和陷阱。
与此同时,红薯迎来了第一次小范围的收获。
王老栓那半亩坡地,成为了全村的焦点。
当他一锹下去,挖出第一串沉甸甸、红皮饱满的块茎时,围观的村民发出了一阵惊呼。
称重的结果更是让人难以置信,半亩贫瘠坡地的产量,竟远超他往年一亩好田的收成! 王老栓用颤抖的手捧着最大的一个红薯,老泪纵横:“活了六十多年,没见过这么能长的庄稼……活命粮,这是活命粮啊!”他亲自将几个最大的红薯蒸熟,分给邻里品尝,那香甜软糯的口感,彻底征服了所有人的味蕾和疑虑。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之前观望、抵触的农户纷纷涌向破庙,争相索取薯秧,预订明年的种子。
林川没有藏私,但他定下了规矩:优先供给愿意加入“农技互助会”、遵守共同约定的农户,并且收获后需返还部分种子,以帮助更多人。
这一举措,不仅推广了作物,更将松散农户进一步纳入了有组织的网络之中。
破庙前空地上堆起的小山般的红薯,成了希望最直观的象征。
流民和本地农户一起忙碌着,将红薯切片晾晒、或存入地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薯香和欢声笑语。
这份来之不易的丰收,极大地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和对抗未来的信心。
然而,林川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
他找到王老栓等几位有威望的农户,郑重告诫:“丰收是好事,但也容易招来觊觎。
各村需组织青壮,夜间巡更,防火防盗,更要提防不明身份的外人窥探。
”他将防御的意识,从破庙核心区向周边合作村庄扩散。
张溥也再次派人送来密信,证实了林川的判断。
信中提到,失踪复社成员一案已有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