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吹起反清号角

关灯
几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孙武曾说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千年之后,带领大唐走向强盛的唐太宗,也说过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又数百年后,西方的黑格尔也说过一句名言,从历史的教训中,让我们知道,人是不会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

     纵观历史,从统一天下的大秦,到如今大清时期,农民造反队伍数不胜数。

     有最出名也是最先带起头,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

     也有靠着教义迷信蛊惑老百姓,掀起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的张角。

     还有真正从元末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的朱元璋。

     更有,比大清先坐上位置的李自成。

     可前前后后,有这么多前人的例子在,依然还是有无数人失败。

     能成功的,屈指可数。

     简而言之,人一旦抵挡不住眼前的成功,被迷惑住,认不清自己的时候,那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对此,哪怕是穿越者,知道再多领先时代的知识,不认清现实,依然也会落得个失败结局。

     放到杨正身上,也是这般。

     来到大清十八年,为何一直不反,偏偏要在康熙五十七年年底才反。

     就是因为,他认清了现实,真正做到思考历史。

     吸取前人失败经验,结合当下,做出正确选择。

     此时的大清,可不是刚入关的时候。

     从最简单的人数、后勤来看,就像是升了几级。

     有人会说了,武力可能不如入关八旗。

     可拿武力高低说话,那也要看对手啊。

     现在杨正手里几百号人,个个都是刚放下锄头的青年汉子。

     除了军姿,比此时大清八旗、绿营站的好以外,其他根本比不了。

     哪怕配上改良过的手炮,也没啥大用。

     再能扔,也顶多扔出个百八十米,可敌人有炮,有骑兵,有漫天飞箭。

     这样一看,好像杨正真没胜算了一样。

     但不然,武器装备落后,不一定就代表会输。

     毕竟打不过正面战,可以打游击战啊! 学兔子过河,经典战术指导,敌来我退,敌不走我烦你,敌累我拼命打,敌跑我追。

     如此战术,再搭配上手炮,地形环境,以及广大民众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