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吹起反清号角

关灯
础,是不是就能无解。

     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在手。

     再加上,此时康熙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带数万大军前往西北,攻略乌斯藏,防御准噶尔。

     最最后,加上还有朝堂诸子夺嫡,政治混乱,贪官污吏横行。

     这一合计,康熙和大清根本就派不出多少大军。

     以及如今通信条件,等康熙和大清要认真对付杨正的时候,那时他就已经做大了。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杨正能扛过前期。

     拿下一块易守难攻,资源丰富的根据地。

     偷偷的发展,打打秋风。

     所以,这也是为何要去大别山的原因。

     ----------------- 腊月二十三,微风,小冷。

     这一天是北方小年,天蒙蒙亮。

     从高空俯视地面,可以隐隐的看到太和县西边县界,有一条数里长的队伍缓缓向西南方行进。

     静悄悄赶着路,没人打扰。

     能这般,自然是杨正安排了两支连队在周围护卫着,悄悄行军赶往目的地。

     他自己,此时带着三连的战士们往县城的方向赶去。

     沿途来到个集镇,打掉土豪劣绅,敲锣打鼓分粮分地。

     同时宣传着口号,要打掉贪官污吏,打进颍州城分粮分钱。

     到了下一个地方,口号就换成了要打进开封府、河南府、济宁州、开封府、济南府、顺天府、江宁府......... 反正就是想到那个出名的府州,就说去那。

     就是不告诉别人,真正的目的地。

     虽说平原地区无险可守,不适合驻扎当根据地。

     但不得不说的是,就是因为是在平原地区,土地条件好,这生活的人口就多。

     这人一多吧,再加上康熙和大清朝堂、地方不作为,被欺压的老百姓就多。

     被欺压老百姓多,那对杨正来说,那就好啊! 能解救的老百姓多,那就能得到更多的民心。

     那就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朝气蓬勃的青壮庄稼汉子们加入队伍。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再加上杨正一番悉心教导,加上沿途亲自实操,那是学的又快又好。

     基本上到一村一镇,杨正对每排下达好任务,坐等结果就好。

     不出一个时辰,就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