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账簿新生
关灯
小
中
大
清明这天,西街飘着细雨,打在豆腐坊的青瓦上淅淅沥沥。
我蹲在灶台前整理账本,指尖拂过灶王府库的烫金封面——这册赊账簿陪了我们快一年,纸页边缘已磨出毛边,却比初见时更初见,像吸足了烟火气的老豆腐。
三妮,你看我寻着啥了!赵铁柱举着个油纸包从巷口跑进来,裤脚沾着泥,从老栓头坟前捡的,油纸都烂成筛子了。
油纸包里裹着本线装册子,纸页黄得透亮,封皮写着栓记糖瓜账。
翻开第一页,墨迹洇染的字迹里夹着根干稻草,和去年坟头长的那丛一个模样。
最末页记着笔怪账:灶王爷,赊糖瓜百斤,以余生守井相抵,落款日期,正是老栓头去世那天。
原来栓叔守着老井,是在给灶王爷还账。
我摸着纸页上的褶皱,突然发现这册子的纸纹,竟和我们的赊账簿一模一样。
赵铁柱突然指着灶台:三妮你看!灶王爷画像旁的铜铃铛不知何时缠上了根红绳,绳头系着枚铜钱——正是刻着豆香传家的那枚,此刻正随着穿堂风轻轻转,在账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正说着,张少爷撑着油纸伞来了,伞面上绣着朵莲花,正是青铜模子的纹样。
杨姑娘,他从怀里掏出个木盒,我爹临终前说,这东西该还给王家。
木盒里装着枚玉印,印文是王记豆腐坊,印泥槽里还残留着暗红色,像三百年前的血迹。
我刚把玉印往赊账簿上盖,印泥竟慢慢晕开,在空白页上显出行新字:旧账已清,新账待记。
这是...我突然明白,所谓赊账,从不是催债的枷锁,是让日子连着日子的绳。
当天午后,西街的人都聚到了老井边。
刘半仙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新扎的纸人——有王记豆腐坊的老掌柜,有刘寡妇,还有老栓头,个个眉眼含笑。
今日清明,该让老辈们看看现在的西街。
他往井里撒了把炒
我蹲在灶台前整理账本,指尖拂过灶王府库的烫金封面——这册赊账簿陪了我们快一年,纸页边缘已磨出毛边,却比初见时更初见,像吸足了烟火气的老豆腐。
三妮,你看我寻着啥了!赵铁柱举着个油纸包从巷口跑进来,裤脚沾着泥,从老栓头坟前捡的,油纸都烂成筛子了。
油纸包里裹着本线装册子,纸页黄得透亮,封皮写着栓记糖瓜账。
翻开第一页,墨迹洇染的字迹里夹着根干稻草,和去年坟头长的那丛一个模样。
最末页记着笔怪账:灶王爷,赊糖瓜百斤,以余生守井相抵,落款日期,正是老栓头去世那天。
原来栓叔守着老井,是在给灶王爷还账。
我摸着纸页上的褶皱,突然发现这册子的纸纹,竟和我们的赊账簿一模一样。
赵铁柱突然指着灶台:三妮你看!灶王爷画像旁的铜铃铛不知何时缠上了根红绳,绳头系着枚铜钱——正是刻着豆香传家的那枚,此刻正随着穿堂风轻轻转,在账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正说着,张少爷撑着油纸伞来了,伞面上绣着朵莲花,正是青铜模子的纹样。
杨姑娘,他从怀里掏出个木盒,我爹临终前说,这东西该还给王家。
木盒里装着枚玉印,印文是王记豆腐坊,印泥槽里还残留着暗红色,像三百年前的血迹。
我刚把玉印往赊账簿上盖,印泥竟慢慢晕开,在空白页上显出行新字:旧账已清,新账待记。
这是...我突然明白,所谓赊账,从不是催债的枷锁,是让日子连着日子的绳。
当天午后,西街的人都聚到了老井边。
刘半仙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新扎的纸人——有王记豆腐坊的老掌柜,有刘寡妇,还有老栓头,个个眉眼含笑。
今日清明,该让老辈们看看现在的西街。
他往井里撒了把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