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烟火为证

关灯
通红的炭,往空白页上一画,竟烫出个小小的灶台模样,咱西街人过日子,靠的不就是这口灶、这缕烟? 炭火烧过的纸页慢慢变黑,却在边缘透出点金红,像灶膛里跳动的火苗。

    赵铁柱突然想起什么,往灶王爷供桌前撒了把炒黄豆,噼里啪啦的声响里,账本上竟慢慢浮现出字迹——不是也不是,而是密密麻麻的名字,从三百年前的王家掌柜到如今的西街孩童,每个名字旁边都画着颗小小的豆子,饱满得像是要炸开。

     这是...张少爷的声音发颤,是所有和王记豆腐坊有牵连的人? 刘半仙摸着胡子点头,黄符被炉火烘得卷曲:灶王爷的账,从来不是算斤两的。

    你看这名字串在一起,像不像咱西街的青石板路?环环相扣,才铺得成日子。

     亥时的钟声敲响时,赵铁柱抱着我往老井边跑。

    除夕夜的月光格外亮,井水面映着漫天烟火,也映着我们交握的手——他的掌心攥着那枚黄铜账筹,我的指尖捏着西街人家的账本,两厢一碰,账筹竟一声分成两半,露出里面嵌着的红豆,滚落在井台上,沾着薄薄的霜。

     你看!赵铁柱指着井水,水面的烟火倒影里,无数双手在传递着什么——有王记豆腐坊的姑娘递出秘方,有老栓头把糖瓜塞进孩童手里,有张少爷往井里倒黄豆,还有我和他在豆腐坊前贴春联的影子。

     回到豆腐坊时,爹正往灶膛里添最后一把柴。

    年糕的甜香混着豆腐的清香漫了满街,账本摊在灶台上,最后一页的空白处,被烟火熏出片淡淡的金黄。

    我突然明白,这片空白原是留给岁月的——西街的账哪有算完的一天?今日的豆腐脑,明日的新黄豆,来年孩童嘴里的糖瓜,都是该记的账,都要用往后的日子慢慢还。

     赵铁柱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里面是枚新打的银戒指,戒面嵌着颗红豆,正是井台上那颗。

    按咱西街的规矩,他把戒指套在我指头上,耳朵红得像灶膛里的炭,这算我赊的,用一辈子还。

     远处的鞭炮声再次炸开,烟花在夜空里织出漫天锦绣。

    我摸着指头上的戒指,看着账本上渐渐隐去的字迹,突然懂得灶王爷的深意——所谓赊账,从不是欠债的负担,而是让日子连着日子的绳,让人心牵着人心的线。

     灶台上的豆腐脑还冒着热气,映着西街人家四个字,也映着窗外此起彼伏的灯笼。

    谁也没注意到,那枚分开的黄铜账筹,在烟火的映照下,正慢慢合二为一,两面的与交融成一个字:。

     (全书完) 喜欢灶王爷的赊账簿请大家收藏:()灶王爷的赊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