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豆灯照夜
关灯
小
中
大
芯的火苗在账页上投下跳动的光斑,像颗会跑的豆子。
三妮你看这灯!赵铁柱突然举着盏灯跑过来,豆荚里的火苗竟结成朵莲花状,和青铜豆腐模子的花纹一模一样,老篾匠说这叫莲灯照福,三百年才得见一回,能保西街平安。
他话音刚落,老井里突然泛起涟漪。
水面映出的豆灯影子里,慢慢浮出人影——有奶奶扎灯的模样,有老栓头往灯里添油的背影,还有三百年前王家祖辈围坐赏月的画面。
张少爷看着影子,突然红了眼眶:原来...团圆的影子,能存这么久。
豆灯烧得越来越旺,百盏灯火把老井照得像团暖炉。
爹用新收的豆子煮了锅甜豆粥,盛在粗瓷碗里,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碗,豆香混着桂花的甜,在晚风里漫开,连月亮都像被熏软了,躲在云里偷瞄。
赵婶喝着粥,突然指着槐树上最高的那盏灯:你们看!那灯影多像咱西街的地图,家家户户都连在一块儿! 众人抬头望去,果然见灯影在地上拼出片模糊的轮廓,青石板路、老槐树、豆腐坊的烟囱,竟都能辨出形状。
豆宝突然拍手:像...像豆仓! 刘半仙摸着胡子点头,黄符被风吹得飘起来:可不是嘛!咱西街人就像这豆灯,一盏盏聚在一块儿,才亮得暖,照得远。
夜深时,豆灯渐渐暗了,只剩最亮的那盏还在老井边燃着,是豆宝扎的那盏歪扭灯。
赵铁柱背着睡着的豆宝往回走,孩子怀里还攥着盏没烧完的豆灯,嘴角沾着豆粥的渣,在梦里咂着嘴。
我摸着账页上被灯影烫出的浅痕,突然觉得这百盏豆灯哪是照夜的,分明是西街人的心火,一盏盏亮着,把日子照得暖融融的,把牵挂牵得长悠悠的。
赵铁柱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对银豆钗,钗头嵌着颗红豆,在月光下闪着光。
我娘打的,他把钗子插在我发间,说这叫豆缘钗,戴着它,往后的中秋,咱都能一块儿扎灯。
我摸着发间的钗子,冰凉的银器沾着他的体温,竟慢慢暖了。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混着残灯燃烧的声,还有老井里隐约的倒影。
灶王爷画像旁的铜铃铛轻轻晃,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在账页上投下片晃动的光斑,像极了豆灯跳动的火苗,在岁月里静静燃烧。
谁也没注意到,那盏豆宝扎的歪扭灯,豆荚裂开的口子里,悄悄滚出颗圆豆子,落在赊账簿上,印出个小小的圆——像极了无数个中秋夜,西街人围坐灯下的影子,被月光拓成了永恒的团圆。
(第十八章完) 喜欢灶王爷的赊账簿请大家收藏:()灶王爷的赊账簿
三妮你看这灯!赵铁柱突然举着盏灯跑过来,豆荚里的火苗竟结成朵莲花状,和青铜豆腐模子的花纹一模一样,老篾匠说这叫莲灯照福,三百年才得见一回,能保西街平安。
他话音刚落,老井里突然泛起涟漪。
水面映出的豆灯影子里,慢慢浮出人影——有奶奶扎灯的模样,有老栓头往灯里添油的背影,还有三百年前王家祖辈围坐赏月的画面。
张少爷看着影子,突然红了眼眶:原来...团圆的影子,能存这么久。
豆灯烧得越来越旺,百盏灯火把老井照得像团暖炉。
爹用新收的豆子煮了锅甜豆粥,盛在粗瓷碗里,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碗,豆香混着桂花的甜,在晚风里漫开,连月亮都像被熏软了,躲在云里偷瞄。
赵婶喝着粥,突然指着槐树上最高的那盏灯:你们看!那灯影多像咱西街的地图,家家户户都连在一块儿! 众人抬头望去,果然见灯影在地上拼出片模糊的轮廓,青石板路、老槐树、豆腐坊的烟囱,竟都能辨出形状。
豆宝突然拍手:像...像豆仓! 刘半仙摸着胡子点头,黄符被风吹得飘起来:可不是嘛!咱西街人就像这豆灯,一盏盏聚在一块儿,才亮得暖,照得远。
夜深时,豆灯渐渐暗了,只剩最亮的那盏还在老井边燃着,是豆宝扎的那盏歪扭灯。
赵铁柱背着睡着的豆宝往回走,孩子怀里还攥着盏没烧完的豆灯,嘴角沾着豆粥的渣,在梦里咂着嘴。
我摸着账页上被灯影烫出的浅痕,突然觉得这百盏豆灯哪是照夜的,分明是西街人的心火,一盏盏亮着,把日子照得暖融融的,把牵挂牵得长悠悠的。
赵铁柱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对银豆钗,钗头嵌着颗红豆,在月光下闪着光。
我娘打的,他把钗子插在我发间,说这叫豆缘钗,戴着它,往后的中秋,咱都能一块儿扎灯。
我摸着发间的钗子,冰凉的银器沾着他的体温,竟慢慢暖了。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混着残灯燃烧的声,还有老井里隐约的倒影。
灶王爷画像旁的铜铃铛轻轻晃,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在账页上投下片晃动的光斑,像极了豆灯跳动的火苗,在岁月里静静燃烧。
谁也没注意到,那盏豆宝扎的歪扭灯,豆荚裂开的口子里,悄悄滚出颗圆豆子,落在赊账簿上,印出个小小的圆——像极了无数个中秋夜,西街人围坐灯下的影子,被月光拓成了永恒的团圆。
(第十八章完) 喜欢灶王爷的赊账簿请大家收藏:()灶王爷的赊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