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安旧抚新,人心初定

关灯
明确了谋士团的核心地位。

     就连新近来投的张合、高览等将,也获得了校尉的职位。

     这一系列任命,层次分明,既酬功,又纳新,更兼顾了平衡,显示出袁绍高超的政治手腕。

     然而,就在朝会接近尾声,一片和谐之际,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了。

     只见麴义忽然出列,他虽行了礼,但语气却带着一丝挑衅:“末将多谢主公厚赏!只是,末将有一事不明,我军既已据有冀州,兵精粮足,为何不即刻北伐,平了公孙瓒那厮,反而在此按兵不动?岂非坐失良机,徒耗钱粮?”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众人都知道麴义性子骄横,却没想到他敢在朝会上公然质疑袁绍的战略决策。

    颜良、文丑面露怒色,手按剑柄;审配皱起眉头;郭图、许攸则冷眼旁观。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袁绍身上,看他如何应对这第一次公开的挑战。

     袁绍面色平静,并无怒意,他目光落在麴义身上,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力:“麴将军求战心切,为国建功,其志可嘉。

    ” 他先肯定了麴义的出发点,随即话锋一转:“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我军新得冀州,内部百事待兴,将士需加整训,粮秣需广积蓄,吏民之心需加安抚。

    此乃根基!根基不固,贸然兴兵,乃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公孙瓒骁勇,然其性暴虐,久必生变。

    我军当外示以弱,内修其实,待其弊生,一击可定!此乃万全之策,岂是徒耗钱粮?”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目光如炬,直视麴义:“麴将军勇则勇矣,然为将者,岂能只有匹夫之勇,而无庙堂之算?若将军自觉本部兵马已操练纯熟,可堪大用,明日校场,可与颜良、文丑将军部曲一较射弋、阵战,若胜,绍便准将军为先锋,北向斥候,如何?” 袁绍这番应对,有理有据,既阐明了战略,又暗指麴义有勇无谋,最后更将了一军,提出校场比试。

    谁都知道颜良、文丑之勇,麴义本部虽悍,但整体素质未必能及。

     麴义被袁绍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尤其听到要与颜良文丑比试,气势顿时矮了半截。

    他虽骄横,却也知深浅,连忙躬身道:“末将……末将鲁莽!不知主公深谋远虑!比试……就不必了,末将回去定当加紧操练士卒,以待主公之命!” 一场潜在的风波,被袁绍从容化解。

    他既立了威,又未曾损伤麴义的颜面,反而给了其台阶下。

     朝会结束后,看着鱼贯而出的文武百官,无论是旧臣还是新附者,脸上都多了几分敬畏与信服。

    荀攸在袁绍身边低声道:“主公今日处置,恩威并济,恰到好处。

    冀州人心,自此定矣。

    ” 袁绍微微颔首,望向殿外广阔的天地。

    安旧抚新,初步告成。

    接下来,便是大刀阔斧地整合内部,将这庞大的冀州,彻底转化为他争霸天下的强大引擎。

    权力的基石,已在人心归附中,悄然筑牢。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