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百骑司的注视

关灯
皇帝的赏赐与口谕,如同在平静的吴王府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散去后,是更深沉的寂静。

    百匹绢帛解决了府内的燃眉之急,却也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将“安心读书”四个字牢牢刻在了李恪的头上。

     府门外的禁军似乎站得更直了些,眼神也愈发锐利,如同两尊门神,杜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往来。

    王德管理府务更加小心谨慎,连采买物资都尽量通过固定的、背景清白的商人,且绝不多言一句。

    整个吴王府,仿佛真的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书斋。

     李恪对此似乎安之若素。

    他每日里大多时间都待在书房,或翻阅史书典籍,或临摹前人法帖,偶尔也会在院中练练射箭——这是原主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他需要保持这具身体的肌肉记忆。

    他表现得就像一个真正幡然醒悟、专心向学的皇子,规矩得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书房内,李恪刚刚临完一篇《兰亭集序》,笔势流畅,隐隐已有几分神韵。

    他放下笔,状似随意地走到窗边,目光掠过院墙,看向坊街的方向。

    就在刚才,一个货郎打扮的人,在街角停留的时间似乎比寻常货郎要久一些,目光也有意无意地扫过王府的高墙。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注意到类似的“巧合”。

    换岗时多出的陌生面孔,夜间屋顶一闪而过的轻微响动,乃至府中偶尔出现的、对工坊那边表现出过分好奇的新仆役…… 百骑司的人,监视得更紧了。

     李恪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冷笑。

    父皇果然不会真的放心他。

    这份“关怀”,既是对他那些惊世骇俗策论的后续观察,恐怕也是对“净垢皂”风波的一种控制。

    皇帝需要确保他这条鲶鱼,只在划定的范围内游动,而不能真的把水搅浑。

     他回到书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