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百骑司的注视

关灯
,取出一张空白的宣纸,却没有继续练字,而是开始勾画一些简单的图形。

    那是改进后的纺车草图,以及一些关于水利应用的初步设想。

    这些知识在他脑中盘桓已久,但他很清楚,在目前的严密监控下,任何超出“读书”范畴的实质行动,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他只是在记录想法,如同一个勤勉的学子记录读书心得。

     “王爷,”王德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宫里的内侍来了,说是杨妃娘娘挂念王爷,派身边人送些时令点心来。

    ” 李恪心中一动。

    母亲杨妃……她身份特殊,平日里为了避嫌,极少与宫外往来,更少如此明确地派人来探视他。

    尤其是在他被严加看管的当下。

     “请进来。

    ”李恪收敛心神,将画了一半的图纸随手用一本书压住。

     来的是杨妃身边一位姓钱的老宦官,面相敦厚,眼神却透着宫中老人特有的谨慎。

    他提着食盒,恭敬地行礼:“奴婢钱德海,奉娘娘之命,给王爷送些新做的桂花糕,娘娘说……说秋日干燥,让王爷多保重身体。

    ” “有劳钱公公,也请转告母妃,儿臣一切安好,让她不必挂心。

    ”李恪示意王德接过食盒,语气温和。

     钱德海却没有立刻告退,而是微微上前半步,声音压得更低:“娘娘还让奴婢问问王爷,前次送去的……送去赏玩的那几匹江南新绢,颜色可还喜欢?若有不称心的,娘娘库里还有别的花样。

    ” 李恪眼神微凝。

    赏赐的绢帛昨日才入库,母亲今日便来问颜色?这绝非寻常的关怀。

    他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母亲是在利用这次合理的探视机会,向他传递信息,或者确认某些事情。

    而借口,正是那批御赐的绢帛。

     他心思电转,面上却不动声色,笑道:“母妃费心了。

    那些绢帛甚好,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