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河东渡

关灯
而有功于社稷,公子必厚待将军。

    若执迷不悟,欲以区区河西之兵,抗秦晋联军之锋,无异以卵击石。

    城破之日,悔之晚矣!何去何从,望将军三思!” 胥臣的话,软硬兼施,句句敲打在吕省甥的心坎上。

    他本就对子圉和郤芮集团不满,加之畏惧秦军兵威,思虑再三,长叹一声:“非臣不忠,实乃天意如此。

    臣……愿迎公子大军!” 翌日,秦晋联军浩荡抵达黄河西岸。

    只见对岸营门大开,吕省甥亲自率众将吏,卸甲弃兵,恭迎重耳大军渡河。

    巨大的渡船接连往返,精锐的秦军和重耳的部属,顺利踏上了晋国的土地。

    龙门天险,竟如此轻易越过!全军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重耳握着胥臣的手,感慨万千:“子余之功,堪比千军!” 大军渡过黄河,一路东进,几乎未遇任何像样的抵抗。

    吕省甥的倒戈如同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了连锁反应。

    重耳归国的消息如同野火般传遍晋国,各地城邑、大夫们态度急剧分化。

     许多早已对郤芮、吕省统治不满、或心向重耳的贵族纷纷前来投效,提供粮草,报告军情。

    少数试图抵抗的惠公旧部,则被强大的秦军和士气高昂的联军迅速击溃。

    重耳严令军队不得扰民,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更赢得了底层民众的拥戴。

     消息传至国都绛城,朝野震动,一片混乱。

    晋怀公子圉闻讯,惊惶失措,他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和不甘。

    郤芮、吕省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们试图组织兵力负隅顽抗,但发现人心已散,号令难行。

    许多原本中立甚至支持他们的贵族,此刻都采取了观望态度,甚至暗中与重耳方面联络。

     “君上!大势已去!”郤芮面色惨白,对着惊慌的怀公道,“重耳有秦人为助,声势浩大,各地皆叛!绛城不可守矣!为今之计,唯有暂避锋芒,出奔他国,以图后举!” 子圉虽不甘心,但见最倚重的臣子都如此绝望,只得含泪同意。

    是夜,晋怀公带着少数亲信和郤芮、吕省等核心党羽,仓皇打开城门,狼狈不堪地向北方的翟国(狄人之地,惠公、重耳皆曾流亡于此)方向逃窜。

     数日后,重耳率领大军兵不血刃地进入绛城。

    这座他阔别了近二十年的都城,以一种复杂的方式迎接了他的归来——街道空旷,人心忐忑,却也暗藏着期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重耳入主朝堂,立刻展现出新政气象。

    他首先安抚百官,宣布只罪首恶(郤芮、吕省等),胁从不问,迅速稳定了朝局。

    随后,打开府库,犒赏三军,尤其是劳苦功高的秦军,并厚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