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黑土上的年轮与脉搏
关灯
小
中
大
在嫩江市休整一夜后,楚凡并未急于南下。
他感觉这片土地有一种沉静的力量在吸引他,远非一碗豆腐脑或一顿杀猪菜可以概括。
他决定放慢节奏,用几天时间,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去触摸黑土之下更深的年轮。
第二天,他去了城外的墨尔根古道驿站博物馆。
“墨尔根”是嫩江的古称,这条古道在清代曾是连接黑龙江将军驻地瑷珲与吉林乌拉的重要驿路。
博物馆并不宏大,却清晰地勾勒出这片土地作为古驿道枢纽的过往。
站在那些复原的驿卒雕塑、泛黄的公文和简陋的驿具前,楚凡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马蹄踏过泥泞的哒哒声,驿卒换马不换人的急促喘息,以及在这条沟通南北的血脉上流动的政令、军情与商机。
这与漠河那种与世隔绝的“极地”感形成了鲜明对比。
嫩江,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流通的节点,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这里的民风兼具北方的豪迈与一种开放的包容。
从博物馆出来,他沿着一条乡间公路继续行走。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冬日的田野显得格外空旷寂寥。
在一片白杨树林旁,他看到一个老人正用铁锹清理着一条小水渠里的冰碴和淤泥,动作缓慢而坚定。
“大爷,这天儿还收拾水渠呢?”楚凡停下脚步搭话。
老人直起腰,擦了把汗,笑道:“开春儿雪一化,水就得下来,现在不疏通,到时候就淹了苗子。
地啊,你得提前伺候它,它到时候才不亏待你。
” 老人姓李,就住在附近的村里。
他邀请楚凡去他家坐坐。
李大爷的家是一座普通的东北农家院,院子里堆着柴火,墙角挂着红彤彤的干辣椒。
屋里烧着暖烘烘的火炕,炕桌上放着一壶泡好的大麦茶。
“我们这儿,靠的就是这黑土。
”李大爷给楚凡倒上茶,话匣子也打开了,“你别看现在冻着,硬得跟石头似的。
等开了春,太阳一晒,这土又松又软,攥在手里都流油!种啥长啥,大豆、玉米、土豆……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
” 他告诉楚凡,他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南方工作,一年也回不来几次。
“年轻人嘛,都向往外面。
但我们老家伙舍不得这地,看着庄稼苗从土里钻出来,一天一个样,那心里头,踏实。
” 喝着温热的大麦茶,听着李大爷絮叨着
他感觉这片土地有一种沉静的力量在吸引他,远非一碗豆腐脑或一顿杀猪菜可以概括。
他决定放慢节奏,用几天时间,像当地人一样生活,去触摸黑土之下更深的年轮。
第二天,他去了城外的墨尔根古道驿站博物馆。
“墨尔根”是嫩江的古称,这条古道在清代曾是连接黑龙江将军驻地瑷珲与吉林乌拉的重要驿路。
博物馆并不宏大,却清晰地勾勒出这片土地作为古驿道枢纽的过往。
站在那些复原的驿卒雕塑、泛黄的公文和简陋的驿具前,楚凡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马蹄踏过泥泞的哒哒声,驿卒换马不换人的急促喘息,以及在这条沟通南北的血脉上流动的政令、军情与商机。
这与漠河那种与世隔绝的“极地”感形成了鲜明对比。
嫩江,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流通的节点,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这里的民风兼具北方的豪迈与一种开放的包容。
从博物馆出来,他沿着一条乡间公路继续行走。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冬日的田野显得格外空旷寂寥。
在一片白杨树林旁,他看到一个老人正用铁锹清理着一条小水渠里的冰碴和淤泥,动作缓慢而坚定。
“大爷,这天儿还收拾水渠呢?”楚凡停下脚步搭话。
老人直起腰,擦了把汗,笑道:“开春儿雪一化,水就得下来,现在不疏通,到时候就淹了苗子。
地啊,你得提前伺候它,它到时候才不亏待你。
” 老人姓李,就住在附近的村里。
他邀请楚凡去他家坐坐。
李大爷的家是一座普通的东北农家院,院子里堆着柴火,墙角挂着红彤彤的干辣椒。
屋里烧着暖烘烘的火炕,炕桌上放着一壶泡好的大麦茶。
“我们这儿,靠的就是这黑土。
”李大爷给楚凡倒上茶,话匣子也打开了,“你别看现在冻着,硬得跟石头似的。
等开了春,太阳一晒,这土又松又软,攥在手里都流油!种啥长啥,大豆、玉米、土豆……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
” 他告诉楚凡,他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南方工作,一年也回不来几次。
“年轻人嘛,都向往外面。
但我们老家伙舍不得这地,看着庄稼苗从土里钻出来,一天一个样,那心里头,踏实。
” 喝着温热的大麦茶,听着李大爷絮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