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最后的告别:晨光、纪念碑与北行的列车

关灯
在鹤岗的最后一天,楚凡在天色将明未明时醒来。

    他决定用一次晨间行走,与这座城市做最后的告别。

    街道上几乎空无一人,清冽的空气吸入肺腑,带着一种近乎原始的纯净。

    路灯尚未熄灭,在蒙昧的晨光中晕开一团团橘黄的光晕,将他孤独的影子投在空旷的街面上。

     他再次走向那个他曾徘徊过的、略显寂寥的老旧小区。

    与白日的感触不同,在黎明前的宁静中,那些沉默的楼房仿佛不再是衰败的象征,而更像是一群疲惫却依旧挺立的老兵,在默默守护着沉睡中的居民。

    一扇窗户亮起了温暖的灯光,随即是另一扇。

    炊烟开始从少数几个烟囱里袅袅升起,融入淡蓝色的晨曦中。

    生命,正在这些被外界视为“失落”的空间里,如常地苏醒。

     这景象深深触动了他。

    鹤岗的底色,或许不是蓬勃发展的激昂,而是这种在困境中依然坚韧的、日常的生命力。

     早餐时分,他再次来到那个室内市场,在同一个摊位,又买了两个粘火勺。

    老太太似乎认出了他,这次往袋子里多塞了一个,朝他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这份无言的善意,让楚凡感到一股暖流涌过心间。

     上午,他去了鹤岗市矿史馆。

    这里详细展示了这座城市作为重要煤炭基地的辉煌过往。

    黑色的煤块、粗犷的采矿工具、工人们满是煤灰却目光坚定的老照片……与如今城市的“收缩”现状形成了强烈的时空对话。

    他明白了,鹤岗的今天,与其昔日的贡献密不可分。

    那些低价的房子,其地基下或许就埋藏着曾经为国家输送光热的“乌金”。

     在矿史馆外,他看到了那座着名的“深挖洞、广积粮”时期的防空洞入口,如今已被封闭,像一个时代的句点。

    旁边,是一座为纪念煤矿工人而立的纪念碑,碑文已经有些模糊,但“奉献”二字依然清晰可辨。

     楚凡在纪念碑前静立了片刻。

    他将口袋里那块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