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鸡西行记 · 乌金之城的转型与兴凯湖的风
关灯
小
中
大
列车离开佳木斯,并未继续向南,而是转向东南,驶入完达山与老爷岭环抱的区域。
窗外的景色从一马平川的平原,逐渐变为起伏的丘陵与林地。
空气中,那股属于大江大河的湿润感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干爽、带着山林气息的味道,其间,又开始隐约夹杂着一丝熟悉的、属于煤炭的微尘气息。
鸡西,这座以“乌金”(煤炭)闻名的城市,以一种依山而建、略带沉郁的工业城市面貌,出现在楚凡面前。
走出鸡西站,城市的氛围与佳木斯的开阔截然不同。
这里的地势有起伏,建筑依山就势,许多楼房带着厚重的工业时代印记。
街道上穿梭的重型货车似乎更多,空气里弥漫的煤炭粉尘味道也更为明显。
这是一座与地下的黑色宝藏紧密相连的城市,它的呼吸都带着矿藏的色彩。
楚凡在城子河区找了一家普通的宾馆住下。
安顿好后,他开始了对这座“乌金之城”的初探。
他去了恒山国家矿山公园。
这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风景公园,而是建立在废旧矿区之上的工业遗址公园。
巨大的、已经停用的采煤井架、锈迹斑斑的矿车轨道、以及深不见底的矿坑,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热火朝天的采煤历史。
站在巨大的矿坑边缘,向下俯瞰,一种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感与沧桑感油然而生。
与鹤岗那种居民区的收缩感不同,这里的工业遗址带来的是一种生产规模收缩后的、更为直观的视觉冲击。
公园里也有一些介绍煤炭形成与开采知识的科普栏,试图为这段黑色的历史注入教育与旅游的新功能。
第二天,楚凡决定暂时远离矿区,去感受鸡西另一张重要的名片——兴凯湖。
他乘车前往这个中俄边界上的浩瀚湖泊。
冬季的兴凯湖,完全被冰封雪覆,湖面平坦如镜,一望无际,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与天空相接,仿佛一片凝固的白色海洋。
与扎龙湿地的灵秀、三江口的交汇感都不同,兴凯湖的美是浩瀚、原始而略带荒凉的。
强劲的湖风卷起雪沫,打在脸上如同刀割。
他走在湖面上,脚下是厚达数米的冰层,耳边只有风的呼啸,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一
窗外的景色从一马平川的平原,逐渐变为起伏的丘陵与林地。
空气中,那股属于大江大河的湿润感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干爽、带着山林气息的味道,其间,又开始隐约夹杂着一丝熟悉的、属于煤炭的微尘气息。
鸡西,这座以“乌金”(煤炭)闻名的城市,以一种依山而建、略带沉郁的工业城市面貌,出现在楚凡面前。
走出鸡西站,城市的氛围与佳木斯的开阔截然不同。
这里的地势有起伏,建筑依山就势,许多楼房带着厚重的工业时代印记。
街道上穿梭的重型货车似乎更多,空气里弥漫的煤炭粉尘味道也更为明显。
这是一座与地下的黑色宝藏紧密相连的城市,它的呼吸都带着矿藏的色彩。
楚凡在城子河区找了一家普通的宾馆住下。
安顿好后,他开始了对这座“乌金之城”的初探。
他去了恒山国家矿山公园。
这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风景公园,而是建立在废旧矿区之上的工业遗址公园。
巨大的、已经停用的采煤井架、锈迹斑斑的矿车轨道、以及深不见底的矿坑,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热火朝天的采煤历史。
站在巨大的矿坑边缘,向下俯瞰,一种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感与沧桑感油然而生。
与鹤岗那种居民区的收缩感不同,这里的工业遗址带来的是一种生产规模收缩后的、更为直观的视觉冲击。
公园里也有一些介绍煤炭形成与开采知识的科普栏,试图为这段黑色的历史注入教育与旅游的新功能。
第二天,楚凡决定暂时远离矿区,去感受鸡西另一张重要的名片——兴凯湖。
他乘车前往这个中俄边界上的浩瀚湖泊。
冬季的兴凯湖,完全被冰封雪覆,湖面平坦如镜,一望无际,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与天空相接,仿佛一片凝固的白色海洋。
与扎龙湿地的灵秀、三江口的交汇感都不同,兴凯湖的美是浩瀚、原始而略带荒凉的。
强劲的湖风卷起雪沫,打在脸上如同刀割。
他走在湖面上,脚下是厚达数米的冰层,耳边只有风的呼啸,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