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机器局的铁锈与陨石博物馆的星辰
关灯
小
中
大
在吉林市的第二天,楚凡决定去探寻这座城市更深层的肌理,那些隐藏在雾凇与古刹背后的故事。
他首先去了吉林机器局旧址。
这里曾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东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工业遗址之一。
与北山的香火鼎盛不同,机器局旧址显得格外冷清与落寞。
高大的、带有欧式风格的厂房早已破败,红砖斑驳,窗户破损,巨大的机器设备静静地躺在角落里,覆满了灰尘与铁锈。
寒风穿过空旷的车间,发出呜呜的回响。
楚凡抚摸着那些冰冷、粗糙的金属构件,仿佛能听到一个多世纪前的机器轰鸣,看到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时的艰难与雄心。
这里没有大庆油田那种仍在延续的工业力量感,而是一种凝固的、被时光遗忘的沉重。
它提醒着人们,吉林市也曾是中国近代化浪潮中的弄潮儿,只是岁月的尘埃掩盖了这段记忆。
从机器局的沉郁中走出,楚凡的下一站是吉林市博物馆,更确切地说,是冲着馆内的吉林陨石陈列而去。
1976年,一场罕见的陨石雨降临吉林地区,其中最大的一块“吉林一号”陨石重达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重的石陨石。
当他真正站在那块其貌不扬、表面布满气孔和熔壳的巨型陨石面前时,一种奇妙的时空错位感油然而生。
这块石头来自遥远的外太空,或许在宇宙中漂泊了亿万年,最终坠落于此。
它与自己行囊中曾携带的那块五大连池火山石,形成了极致的对比——一个来自地心深处的狂暴,一个来自浩瀚宇宙的偶然。
凝视着这块天外来客,机器局的铁锈、松花江的雾凇、北山的风铃……似乎都被纳入了一个更为宏大和永恒的视角。
人类的工业文明、城市的兴衰、自然的奇观,在宇宙的尺度下,都不过是瞬间的尘埃。
下午,为了寻找一
他首先去了吉林机器局旧址。
这里曾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东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工业遗址之一。
与北山的香火鼎盛不同,机器局旧址显得格外冷清与落寞。
高大的、带有欧式风格的厂房早已破败,红砖斑驳,窗户破损,巨大的机器设备静静地躺在角落里,覆满了灰尘与铁锈。
寒风穿过空旷的车间,发出呜呜的回响。
楚凡抚摸着那些冰冷、粗糙的金属构件,仿佛能听到一个多世纪前的机器轰鸣,看到中国近代工业化起步时的艰难与雄心。
这里没有大庆油田那种仍在延续的工业力量感,而是一种凝固的、被时光遗忘的沉重。
它提醒着人们,吉林市也曾是中国近代化浪潮中的弄潮儿,只是岁月的尘埃掩盖了这段记忆。
从机器局的沉郁中走出,楚凡的下一站是吉林市博物馆,更确切地说,是冲着馆内的吉林陨石陈列而去。
1976年,一场罕见的陨石雨降临吉林地区,其中最大的一块“吉林一号”陨石重达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重的石陨石。
当他真正站在那块其貌不扬、表面布满气孔和熔壳的巨型陨石面前时,一种奇妙的时空错位感油然而生。
这块石头来自遥远的外太空,或许在宇宙中漂泊了亿万年,最终坠落于此。
它与自己行囊中曾携带的那块五大连池火山石,形成了极致的对比——一个来自地心深处的狂暴,一个来自浩瀚宇宙的偶然。
凝视着这块天外来客,机器局的铁锈、松花江的雾凇、北山的风铃……似乎都被纳入了一个更为宏大和永恒的视角。
人类的工业文明、城市的兴衰、自然的奇观,在宇宙的尺度下,都不过是瞬间的尘埃。
下午,为了寻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