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陋巷逢旧雨
关灯
小
中
大
羊汤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崔?的视线,他正沉浸在汤食的温暖与心绪的沉淀中。
忽觉桌边光线一暗,一个身量不高、体态圆润、裹着厚实宝蓝色锦缎斗篷的年轻男子利落地坐到了他对面的条凳上。
“掌柜的!一碗羊汤,多加肉多撒胡荽!再来两个刚出炉的芝麻胡饼!要热乎的!”声音清亮明快,带着南方特有的圆润尾音,打破了摊子上原有的沉闷气氛。
崔?抬眼望去。
来人约莫二十二三岁年纪,面庞白皙饱满,天庭开阔,下颌圆润,天生一副和气生财的富贵面相。
浓黑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圆溜溜、仿佛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瞳仁乌黑有神,透着一股子不知人间疾苦的单纯热情与明澈。
鼻梁虽不高,却鼻头圆润饱满。
嘴唇略厚,唇角天然微微上翘,笑起来便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显得格外真诚爽朗,毫无城府。
虽穿着华贵的宝蓝色锦缎斗篷,内里隐隐露出同色云纹锦袍的精致领缘,却毫无贵胄子弟常见的倨傲之气,反而透着一种市井烟火里浸染过的、极易亲近的随和。
他也正看向崔?,见崔?抬眼望来,立刻扬起一个更加热情洋溢的笑脸,眉眼弯弯,仿佛春风拂面:“哎呀!这位兄台!打扰了打扰了!今日这州桥码头雪后景致甚好,兄台独此一碗热汤相赏,岂不寂寞?小弟厚颜,拼个桌,蹭蹭这羊肉香暖,兄台莫怪!” 他语速明快,态度自然,言语间毫无居高临下的架子,反而带着几分自来熟的亲昵,让人生不出恶感。
崔?略一点头,未置可否,只道:“店家地方,公子请便。
”便欲继续低头喝汤。
“咦?兄台此言差矣!”富态公子却兴致盎然,那双含笑的眼睛亮晶晶地落在崔?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和几分熟悉感,“兄台看着好生面善……方才风雪巷口,兄台遭那泼皮纠缠,临危不惧,风骨铮铮!小弟在那边首饰摊子上都瞧见了!佩服!当真是佩服!”他拍了一下大腿,声音里透着真切的激赏,随即又压低了些声音,带着几分俏皮的笑意,“尤其是后来那位冷面煞……咳咳,英姿飒爽的皇城司大人从天而降!啧啧,那一句‘滚’字!真真儿是威风八面!痛快淋漓!兄台你面不改色,也是这个!”他朝着崔?竖起了大拇指。
崔?心中微动,此人虽看似粗疏热情,但眼光敏锐,描述生动,显然将方才情形尽收眼底。
他淡然道:“市井无赖,不足挂齿。
幸得贵人解围而已。
”语气依旧平静。
说话间,店家端上了富态公子要的羊汤,浓郁的肉香混着胡荽的气息扑鼻而来,碗中还多加了份羊杂碎,两个新出炉、烤得金黄酥脆的芝麻胡饼也热腾腾地递了上来。
那公子也不顾烫,抓起一个胡饼大大咬了一口,又喝了一大口热汤,舒服地眯起了眼:“呼——舒坦!”转头对着崔?,笑容更盛:“小弟看兄台气度不凡,必是读圣贤书的举子?敢问兄台高姓大名?何方高士?” 崔?见他一片赤诚,便道:“襄阳崔?,字皓月。
” “崔皓月?好名字!”富态公子眼睛更亮了,放下胡饼,正色拱手,脸上笑容真挚无比:“原来是崔兄!小弟金陵陶承良,字子安!痴长兄台两岁!”他自报家门,带着世家子弟常见的字辈与地域烙印,“家父经营些丝绸盐引买卖,常念叨‘商贾终究末流,诗书方传家门’
忽觉桌边光线一暗,一个身量不高、体态圆润、裹着厚实宝蓝色锦缎斗篷的年轻男子利落地坐到了他对面的条凳上。
“掌柜的!一碗羊汤,多加肉多撒胡荽!再来两个刚出炉的芝麻胡饼!要热乎的!”声音清亮明快,带着南方特有的圆润尾音,打破了摊子上原有的沉闷气氛。
崔?抬眼望去。
来人约莫二十二三岁年纪,面庞白皙饱满,天庭开阔,下颌圆润,天生一副和气生财的富贵面相。
浓黑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圆溜溜、仿佛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瞳仁乌黑有神,透着一股子不知人间疾苦的单纯热情与明澈。
鼻梁虽不高,却鼻头圆润饱满。
嘴唇略厚,唇角天然微微上翘,笑起来便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显得格外真诚爽朗,毫无城府。
虽穿着华贵的宝蓝色锦缎斗篷,内里隐隐露出同色云纹锦袍的精致领缘,却毫无贵胄子弟常见的倨傲之气,反而透着一种市井烟火里浸染过的、极易亲近的随和。
他也正看向崔?,见崔?抬眼望来,立刻扬起一个更加热情洋溢的笑脸,眉眼弯弯,仿佛春风拂面:“哎呀!这位兄台!打扰了打扰了!今日这州桥码头雪后景致甚好,兄台独此一碗热汤相赏,岂不寂寞?小弟厚颜,拼个桌,蹭蹭这羊肉香暖,兄台莫怪!” 他语速明快,态度自然,言语间毫无居高临下的架子,反而带着几分自来熟的亲昵,让人生不出恶感。
崔?略一点头,未置可否,只道:“店家地方,公子请便。
”便欲继续低头喝汤。
“咦?兄台此言差矣!”富态公子却兴致盎然,那双含笑的眼睛亮晶晶地落在崔?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探究和几分熟悉感,“兄台看着好生面善……方才风雪巷口,兄台遭那泼皮纠缠,临危不惧,风骨铮铮!小弟在那边首饰摊子上都瞧见了!佩服!当真是佩服!”他拍了一下大腿,声音里透着真切的激赏,随即又压低了些声音,带着几分俏皮的笑意,“尤其是后来那位冷面煞……咳咳,英姿飒爽的皇城司大人从天而降!啧啧,那一句‘滚’字!真真儿是威风八面!痛快淋漓!兄台你面不改色,也是这个!”他朝着崔?竖起了大拇指。
崔?心中微动,此人虽看似粗疏热情,但眼光敏锐,描述生动,显然将方才情形尽收眼底。
他淡然道:“市井无赖,不足挂齿。
幸得贵人解围而已。
”语气依旧平静。
说话间,店家端上了富态公子要的羊汤,浓郁的肉香混着胡荽的气息扑鼻而来,碗中还多加了份羊杂碎,两个新出炉、烤得金黄酥脆的芝麻胡饼也热腾腾地递了上来。
那公子也不顾烫,抓起一个胡饼大大咬了一口,又喝了一大口热汤,舒服地眯起了眼:“呼——舒坦!”转头对着崔?,笑容更盛:“小弟看兄台气度不凡,必是读圣贤书的举子?敢问兄台高姓大名?何方高士?” 崔?见他一片赤诚,便道:“襄阳崔?,字皓月。
” “崔皓月?好名字!”富态公子眼睛更亮了,放下胡饼,正色拱手,脸上笑容真挚无比:“原来是崔兄!小弟金陵陶承良,字子安!痴长兄台两岁!”他自报家门,带着世家子弟常见的字辈与地域烙印,“家父经营些丝绸盐引买卖,常念叨‘商贾终究末流,诗书方传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