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燧人氏”绝密计划

关灯
最高级别的召见结束后,陈醒和苏青竹并未返回殷墟或锦屏。

    他们被直接安排住进了一个代号“梧桐苑”的招待所,这里环境清幽,戒备森严,实际是高级科研人员的临时安置与隔离点。

    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四十八小时,期间接受了最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并签署了层层加码的保密协议。

     协议的严厉程度超乎想象,几乎涵盖了他们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两人都明白,从他们踏入那间会议室起,他们的人生轨迹已经irrevocably(不可逆转地)改变了。

     第四十九小时,一架经过特殊改装的直升机将他们从“梧桐苑”接走,飞向西北方向。

    舷窗之下,城市的轮廓逐渐被苍茫的黄土高原取代,继而又是连绵不绝、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脉。

    飞行了约三小时后,直升机开始降低高度,前方出现了一片被巨大山脉环抱的隐秘山谷。

    山谷入口处设有伪装巧妙的检查站,山谷内部,则隐约可见一些依山而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低矮建筑。

     “‘龙吟阁’基地。

    ”陪同他们的一位神情冷峻的协调员介绍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里将是‘燧人氏’计划的核心。

    ” 直升机降落在山谷中央的停机坪上。

    陈醒和苏青竹走出机舱,凛冽而纯净的高原空气瞬间涌入肺腑。

    环顾四周,雪山巍峨,天空湛蓝得如同宝石,一种与世隔绝的静谧感笼罩着一切。

    然而,这种静谧之下,却涌动着一种无形的、高度紧张的秩序感。

    身着便装但行动间透出军人气质的人员往来穿梭,各种从未见过的、外形奇特的探测天线隐蔽在山岩和植被之中。

     他们被直接带往位于山体内部的核心区域。

    穿过数道需要虹膜、指纹和动态密码三重验证的气密门后,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巨大的、仿佛将整座山掏空而成的内部空间,穹顶高达数十米,柔和的人造光源模拟着自然光。

    空间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一侧是庞大的计算中心,机柜林立,指示灯如星河般闪烁;另一侧是各类实验室,透过观察窗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各种高精尖仪器;更深处,则是生活区和指挥中心。

     “燧人氏”计划,就在这里,以一种超越常规的速度和效率,开始实质性的运转。

     陈醒被分配了一间兼具办公室和休息功能的工作室,窗外(其实是模拟景观屏)正对着一片虚拟的竹林溪流,试图缓解地下空间的压抑感。

    他的案头,已经堆满了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与“灵子”可能相关的理论物理、高能物理、宇宙学的前沿研究报告,以及“曦和”探测器和殷墟实验的全部原始数据备份。

    他的首要任务,是整合这些信息,搭建一个初步的、可供团队协作研究的“灵子”理论框架。

     苏青竹的工作室则紧邻着一个特建的“古物分析室”,那件龙纹仪(现编号L-01)以及“万法之源”甲骨的高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