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僵局:被冻结的研究权限

关灯
苏青竹发现的那片记录“能量图谱构建失败”的龟甲,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找到的一缕微弱气流,提示着可能存在的出口方向。

    然而,当她与陈醒试图沿着这缕气流继续深入时,却赫然发现,前方的路径已被无形的坚冰彻底封堵。

     这坚冰,并非来自学术争论,而是源自行政权力与资源控制的冷酷裁决。

     基地管理层,在沈宜年院士等权威的定论和内部“稳健派”持续的压力下,最终采取了明确行动。

    一份由基地最高行政负责人签署的《关于“燧人氏”计划初期研究方向与资源优化配置的决议》正式下达。

    决议措辞官方而冰冷,但其核心内容清晰无误: 一、即日起,暂停一切基于“灵子场模型”及其衍生理论(未明确提及但显然包括“能量图谱假说”)的直接实验验证申请。

    涉及龙纹仪(L-01)主动激发的所有实验方案,无限期冻结。

     二、计划内主要计算资源、大型实验设备机时(尤其是“天河”对撞机及高功率微波激发装置)、特殊材料申请权限,优先保障高能实验组(周立坤团队)的本底测量项目及各辅助技术组的平台搭建工作。

     三、理论物理组与古文字考古组,需集中精力于“现有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以及“对权威质疑的书面回应与理论自洽性完善”。

     这份决议,如同一纸判决书,将陈醒和苏青竹的研究路径彻底打入“冷宫”。

    所谓的“深度挖掘”和“书面回应”,不过是体面边缘化的代名词。

    没有实验验证的理论,如同无根之木;没有实物介入的考古解读,终将陷入自说自话。

     僵局,以最正式、最无情的方式降临了。

     陈醒首先感受到了切肤之痛。

    他提交的、用于模拟“能量图谱”在假想底层架构上演化所需的高性能计算任务,被系统以“资源配额不足”为由直接驳回。

    他试图申请使用一台高精度激光定位仪,用于后续可能进行的、非接触式龙纹仪微观结构探测,得到的回复是“设备已列入周立坤教授团队本底噪声映射项目专用排期,暂无空余”。

     他甚至发现自己对“曦和”探测器实时数据流的访问权限被降低了优先级,无法再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监测数据。

    一种被系统性排除在外的窒息感,紧紧攫住了他。

     苏青竹的处境同样艰难。

    她申请调用基地的材料分析实验室,对龙纹仪表面那层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