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苏青竹的深夜到访

关灯
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是我刚刚……可能找到的理论核心。

    ” 他开始向苏青竹阐述他的“离散规则迭代模型”,解释他如何将龙纹仪和指令集视为在假想“底层能量架构”上运行的一套“更新规则”,如何将“能量图谱”理解为规则演化出的稳定宏观图案…… 苏青竹凝神静听,尽管许多数学细节她无法完全理解,但那个核心的、将连续过程转化为离散规则迭代的思维飞跃,以及最终模拟出的有序图案,让她瞬间把握住了这个理论的精髓与力量! “所以……龙纹仪上的能量流‘车辙’,就是这套规则在物质层面留下的物理印记?”她指着屏幕上那分形结构的划痕图,又指向陈醒模拟出的宏观图案,“而这个……就是规则成功执行后,在那个看不见的架构上呈现出的‘结果’?” “没错!”陈醒用力点头,“你的发现,为我的模型提供了物理世界的确凿锚点!而我的模型,则为你的考古发现提供了数学化的解释框架!我们……我们可能真的摸到门槛了!” 这一刻,物理学与考古学,在这深夜里,在这间被权限冻结的工作室中,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入到本质的融合。

    数据、器物、理论、模型,交织成一幅越来越清晰的、通往未知领域的蓝图。

     兴奋过后,现实的压力依旧存在。

    苏青竹看着屏幕上那些不容于主流学界的模型和发现,轻声道:“这些东西,现在拿出去,恐怕会引来更大的风波。

    ” “我知道。

    ”陈醒冷静下来,眼神却更加坚定,“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这个理论,加上你的实证,价值远超一切质疑。

    我们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能够一举打破僵局的机会。

    ” “机会……”苏青竹沉吟着,目光再次投向那些龙纹仪的微观图像和龟甲元素数据,“也许……我们不需要等待别人给予机会。

    也许,我们可以自己创造一个‘无法被忽视’的证据。

    ” 陈醒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 “既然人体可能是系统组件,”苏青竹的眼中闪过一丝决断,“那么,我们能否……设计一个极其微小规模、无需大型设备、仅基于龙纹仪静态观测和……操作者自身感应的‘验证性’尝试?” 这个想法比陈醒的模型更加大胆,几乎触碰了科学与玄学的边界。

    但在此刻,在种种发现的支撑下,它却显得并非完全不可能。

     深夜的到访,带来的不仅是关键的考古实证,更是一个打破僵局的、危险而诱人的可能性。

    两人都知道,他们正站在一个临界点上,向前一步,可能是万丈深渊,也可能是……一片全新的天地。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灵飞经:中微子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