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份来自古籍的侧面印证

关灯
度河星座符号表示)背景下,其线条的亮度或密度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人形连接、物质投入、星宿影响! 这三大要素,与她从“万法之源”甲骨文中解读出的“人位变量”、“特定祭品”和“天象关联”,以及陈醒理论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参数”,几乎形成了完美的映射!只不过,一个在东亚的殷商,一个在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两者相隔万里,文明形态迥异,却似乎在使用不同的“语言”,描述着同一种与技术相关的核心要素! 苏青竹强忍着内心的激动,立刻将这些发现记录下来,并重点标注了那个中心主图案。

    她隐约感觉,这个复杂的分形“卍”字符,其功能定位,可能类似于殷商的龙纹仪,是进行某种“操作”的核心器物或符号表征! 她不动声色地继续工作,但心思已经完全聚焦于此。

    她利用基地的文献检索系统,尝试寻找这个特殊“卍”字符在其他印度河文明遗迹中是否有类似出现,结果寥寥。

    这表明它可能属于一个极其小众,甚至可能是秘传的知识体系。

     下班时间一到,她立刻带着加密的拷贝,再次来到了陈醒的工作室。

    这一次,她没有选择深夜,而是在日间人流相对稀少的时候。

     陈醒刚刚完成一段复杂的离散规则代码调试,脸上带着倦容。

    但当苏青竹将古印度河文书的图像展示在他面前,并指出那三个关键辅助图释与她之前发现的对应关系时,陈醒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惊。

     “这……这怎么可能?!”陈醒反复比对着苏青竹提供的“万法之源”相关记载摘要和他自己理论中的参数列表,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不同的文明,独立发展出了……描述同一套‘能量操作系统’的知识体系?!” “看这个中心图案,”苏青竹指着那个分形“卍”字符,“它的结构,虽然风格与龙纹仪迥异,但其几何复杂性,以及那种……内在的自相似性和嵌套感,是否让你联想到什么?” 陈醒凝视着那个图案,大脑飞速运转。

    忽然,他猛地调出自己离散模型中,模拟成功时演化出的那个稳定“宏观图案”的截图。

    虽然细节不同,规模也差异巨大,但两者在结构的自相似性、信息的冗余度以及整体的非线性复杂程度上,呈现出一种惊人的、神韵上的相似性! “它们……它们可能是同一类‘东西’!”陈醒的声音有些发颤,“在不同的‘底层能量架构’上,由不同的‘规则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