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危险的模拟-构建“能量符文”模型

关灯
联合评审会的压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但陈醒和苏青竹并未被其锋芒所慑,反而将其转化为一种极致的专注。

    模拟的成功验证了“能量图谱假说”的核心逻辑,但要将这个宏大的理论框架,转化为足以在评审会上经受住最苛刻审视的具体模型,他们还需要完成一次关键的“翻译”工作——将龙纹仪的几何纹路与甲骨文指令集,系统性地转化为一套可计算、可操作的“能量符文”模型。

     这项工作需要在陈醒的离散数学框架与苏青竹的考古实证之间,建立更加精细、一一对应的桥梁。

    他们不再满足于将龙纹仪视为一个整体黑箱,而是要解析其内部每一个功能模块的“语法”和“语义”。

     工作集中在陈醒的工作室进行。

    巨大的虚拟白板上,一边是龙纹仪的三维结构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苏青竹破译的微观符号指令;另一边是陈醒构建的离散格点空间模型框架,充满了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规则定义。

     “我们首先需要定义‘基础能量符文’。

    ”陈醒指着龙纹仪上几个最基本、反复出现的几何单元——一个特定的螺旋弧线、一个带有内角的多边形、一组平行的波纹,“这些可能不是随意的装饰,而是构成更复杂‘能量程序’的‘基本运算符’或‘函数’。

    ” 苏青竹立刻调出这些基本几何单元周围的所有微观符号记录:“看,这个螺旋弧线旁边,总是伴随着表示‘起始’或‘初始化’的符号。

    而这个带内角的多边形,附近多是‘约束’或‘界定’的指令。

    波纹组则与‘流转’、‘传递’相关。

    ”她提供了考古上的关联证据。

     “很好!”陈醒受到启发,“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定义:螺旋单元=初始化函数(Init),负责在底层架构上划定作用域并设定初始能量状态。

    多边形单元=边界条件函数(Boundary),定义能量活动的范围和行为约束。

    波纹组=传输函数(Transport),负责能量的定向导引。

    ” 他迅速在数学模型中,为这些假想的基础符文赋予了相应的数学操作。

    Init函数负责在离散格点空间中“激活”一个区域;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