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借宿

关灯
走长路,赶夜脚,最盼的就是能寻个地方歇口气,喝碗热水。

     但有些地方,是宁可蹲破庙,甚至露宿荒郊,也万万不能去的。

     我们那儿的老人说,山里有些孤零零的屋子,看着门窗齐全,烟囱似乎还残留着烟火气,但你要是细看,就会发现屋前屋后没有活物,连只蚂蚁都少见,静得吓人。

     这种屋子,多半是“干净”过了头——不是打扫得干净,是里头的“东西”把别的活物都“清”干净了。

     它们有时会幻化出屋舍的模样,或者依附在某些废弃已久的空屋上,专“等”过路的活人。

     货郎李二,就差点着了道。

     那年初冬,李二挑着担子去邻县赶集,回来时算错了时辰,又被一场不期而至的冷雨耽搁,眼见天色墨黑,雨势渐歇,山风却刮得人骨头缝都凉。

     他正发愁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夜晚该如何熬过,忽然看见前方山坳里,隐约透出一点昏黄的光。

     有光就有人家! 李二心中一喜,也顾不得多想这荒山野岭怎会独独一户,加快脚步就走了过去。

     近前一看,是座孤零零的土坯房,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墙皮斑驳,但门窗完好,那点昏黄的光,正是从糊着厚厚窗纸的格窗里透出来的。

     屋前有一小片空地,收拾得异常整洁,连片落叶都没有。

     李二整理了一下被雨水打湿的衣衫,上前叩响了木门。

     “吱呀”一声,门没锁,自己开了一条缝。

     一股混合着陈旧木头和某种淡淡腥甜气味的暖风从里面涌出。

     “有人吗?过路的,讨碗热水,借个地方歇歇脚。

    ”李二探头问道。

     屋里陈设简单,却干净得过分。

     一张旧木桌,两条长凳,角落里堆着些柴火,最里面是个土炕,炕洞里似乎还有余烬,散发着那股不正常的暖意。

     一个穿着灰色土布衣裳、头发花白稀疏的老太太,正背对着门,坐在炕边,似乎在纳鞋底,动作缓慢而僵硬。

     听到声音,老太太缓缓地、缓缓地转过头来。

     她的脸皱得像颗核桃,眼睛浑浊,没什么神采,只是直勾勾地看着李二,嘴角慢慢扯出一个僵硬的弧度: “哦……是过路的啊……进来吧,外面冷。

    ” 声音干涩,没什么起伏。

     李二道了谢,放下担子进了屋,顺手带上了门。

     屋里比外面暖和太多,他冻僵的手脚渐渐回暖,但也觉得这暖意里透着股说不出的闷。

     “就老婆子一个人住?” 李二搓着手,搭着话。

     老太太点了点头,又转回去,继续她那缓慢的纳鞋底动作,针脚密得有些吓人。

     “嗯,一个人,清静。

    ” 李二觉得这老太太有点怪,但想着山野老人,性子孤僻些也正常。

     他口渴得厉害,又问:“老人家,能讨碗热水喝吗?” 老太太没回头,只是用那干涩的声音说: “水缸在门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