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扩大生产与原料危机
关灯
小
中
大
“这不是运气,是咱的东西好!您想,多卖一个,咱就多赚差不多两分钱!十个蛋,本钱也就一毛五左右,能卖五毛钱!净赚三毛多呢!”
“三毛多”这个数字让李母呼吸急促了一下,眼神闪烁,显然被触动了。
一天三毛多,十天就是三块多…这在那时候,简直是一笔不敢想象的巨款!够买多少斤粮食?够她吃多少副止咳的草药? 她心动了,但仅仅是一瞬。
更大的难题随即浮现。
“…就算…就算俺们敢煮…”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为难,“…鸡蛋呢?咱家那两只老母鸡,争气了一天也就下两个,有时候还歇窝…这七八个蛋,已经是俺偷偷攒了好几天,没舍得拿去换盐的了…上哪儿去弄更多的蛋?” 这确实是个问题。
李铁柱也皱紧了眉。
原主的记忆告诉他,村里家家户户鸡下蛋,除了自家吃,大多也是攒起来,要么去供销社换点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要么就是谁家媳妇坐月子、走人情时当礼物。
直接拿钱买的,少。
“娘,咱…咱能不能跟邻居家买?”李铁柱试探着问,“就按供销社收的价,或者稍微高一点?比如…三分钱一个?” “买?”李母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眼睛都瞪大了,“拿钱买鸡蛋?柱儿,你真是…真是赚了几分钱就不知道咋花了是吧?谁家舍得拿现钱去买鸡蛋吃啊?那都是拿鸡蛋换钱的!咱这倒好,拿钱换鸡蛋?这…这不成败家子了吗?” 她的语气里充满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冲击,仿佛李铁柱提出了一个极其荒谬的提议。
“娘,这不是败家!”李铁柱耐心解释,“咱买了鸡蛋,做成茶叶蛋,卖了能赚更多的钱!这叫…这叫本钱!是投资!” “投啥资俺不懂!”李母固执地摇头,脸上写满了不认可和心疼,“那活生生的钱票子,换几个蛋回来…俺这心里…不踏实!空落落的!万一…” 又是“万一”。
李铁柱心里叹气,知道光靠说很难扭转母亲几十年形成的观念。
“娘,您看这样行不,”他退了一步,“咱先试试。
明天,您就去相熟的几家问问,比如张婶家,比如前院王大娘家,就说…就说我病好了嘴馋,想多吃两个蛋补补,按三分钱一个跟她们买。
先买…买五个!看看她们卖不卖。
” 李母脸上显出极度的为难和羞窘:“这…这咋开得了口啊…买蛋吃…人家背后
一天三毛多,十天就是三块多…这在那时候,简直是一笔不敢想象的巨款!够买多少斤粮食?够她吃多少副止咳的草药? 她心动了,但仅仅是一瞬。
更大的难题随即浮现。
“…就算…就算俺们敢煮…”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为难,“…鸡蛋呢?咱家那两只老母鸡,争气了一天也就下两个,有时候还歇窝…这七八个蛋,已经是俺偷偷攒了好几天,没舍得拿去换盐的了…上哪儿去弄更多的蛋?” 这确实是个问题。
李铁柱也皱紧了眉。
原主的记忆告诉他,村里家家户户鸡下蛋,除了自家吃,大多也是攒起来,要么去供销社换点针头线脑、油盐酱醋,要么就是谁家媳妇坐月子、走人情时当礼物。
直接拿钱买的,少。
“娘,咱…咱能不能跟邻居家买?”李铁柱试探着问,“就按供销社收的价,或者稍微高一点?比如…三分钱一个?” “买?”李母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话,眼睛都瞪大了,“拿钱买鸡蛋?柱儿,你真是…真是赚了几分钱就不知道咋花了是吧?谁家舍得拿现钱去买鸡蛋吃啊?那都是拿鸡蛋换钱的!咱这倒好,拿钱换鸡蛋?这…这不成败家子了吗?” 她的语气里充满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冲击,仿佛李铁柱提出了一个极其荒谬的提议。
“娘,这不是败家!”李铁柱耐心解释,“咱买了鸡蛋,做成茶叶蛋,卖了能赚更多的钱!这叫…这叫本钱!是投资!” “投啥资俺不懂!”李母固执地摇头,脸上写满了不认可和心疼,“那活生生的钱票子,换几个蛋回来…俺这心里…不踏实!空落落的!万一…” 又是“万一”。
李铁柱心里叹气,知道光靠说很难扭转母亲几十年形成的观念。
“娘,您看这样行不,”他退了一步,“咱先试试。
明天,您就去相熟的几家问问,比如张婶家,比如前院王大娘家,就说…就说我病好了嘴馋,想多吃两个蛋补补,按三分钱一个跟她们买。
先买…买五个!看看她们卖不卖。
” 李母脸上显出极度的为难和羞窘:“这…这咋开得了口啊…买蛋吃…人家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