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龙门试铳锋

关灯
音都变了调:“东家此计,直指要害!滑架和卡具俺们能做!要做得极稳!两头用精铁卡箍,便是天王老子来了也甭想撼动管坯分毫! 中间滑架带着钻杆进退。

    用水车摇臂带动牛皮索转钻杆的法子,俺们在卫所见水车拉磨拉风箱便是如此!滑架推进,就用最结实的大木螺杆!配上铁把手轮,由人稳稳摇进!” 他仿佛已看到那景象,用力挥着手:“再配上那日夜不停的涧水降温,东家,此法必成!钻一管的时间,怕是从十天缩短到两三天。

    ” 欧铁胆虽不精钻凿,但也被这思路震撼,他摸着胡茬,重重点头“好!好一个水力代人力旋转,人力专精于推进!听着就省力又稳当! 还把这要命的冷却难题一并解决了!虎头!听见没?开炉!先按图打他几十根上好的熟铁铳管坯出来! 刘师傅,郑师傅,东家说的这水车连钻杆、带滑架卡具的东西,你们赶紧领着人弄!要快!要牢靠!需要啥铁件,老子亲自带人锻打!” 深谷之中,新的秩序与前所未有的热情迅速点燃。

     水力驱动的巨大木槌开始日夜不息地捶打铁砧,锻炉的火焰将岩壁映照得一片赤红。

     粗砺的熟铁条在欧铁胆的亲自监督下,经过反复的折叠锻打、卷制成筒、熔锻接缝、淬火回火,火星四溅中,一根根壁厚均匀、坚韧结实的鲁密铳管坯逐渐成形。

    (此为明朝火铳铳管熟铁卷管锻打工艺) 另一边,在刘老栓和郑大锤的带领下,匠人们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坚固的硬木滑台和沉重的铸铁滑架被打造出来,精密的卡具如同铁钳般固定在滑台两端。

     郑大锤带着几个巧手工匠,在水车的主轴上安装了一个结实的木质摇臂。

     浸过桐油增加韧性的长牛皮索,一端牢牢固定在摇臂末端,另一端则紧密地缠绕在钻杆后部一个加大加厚的木制转轮上。

     滑架的尾部,安装了一个粗大硬木车制的螺杆,配着一个需要双手才能摇动的沉重铸铁手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根打通的长长竹管,从主引水渠巧妙地分出一股水流,如同悬泉般稳稳地垂落在预定的钻削位置上方。

     第一根锻打好的熟铁长管坯,带着炉火的余温,被稳稳地卡死在滑台两端的精铁卡箍之中,纹丝不动。

     郑大锤亲自将一根头部精心镶嵌着金刚石颗粒的特制钻头,带着近乎虔诚的谨慎,安装在钻杆前端。

    “开水!开闸!”郑大锤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大吼。

     控制水流的木闸被两名学徒奋力拉开!涧水的磅礴力量瞬间注入,驱动水轮隆隆转动起来! “吱嘎——嗡——!”水车轴上的木质摇臂开始沉稳而有力地画着巨大的圆弧,紧绷的牛皮索发出令人心颤的摩擦声,猛地拉动! 钻杆后部的转轮瞬间获得强大的扭矩,带动着前端的钻杆开始高速、稳定地旋转起来!金刚砂钻头带着沛然莫御的旋转巨力,狠狠啃噬向管坯端面那坚硬的实心铁块! “滋——!!!”尖锐到足以撕裂耳膜的摩擦声骤然爆发,滚烫的铁屑混合着被猛烈冲刷的水流和助磨的细砂,从钻孔处激射而出! 最关键的是,那根竹管中引出的冰凉涧水,持续不断地浇注在钻头与管坯那激烈交锋的炽热点上!白汽蒸腾,嗤嗤作响,强行压制着那致命的红热! 刘老栓,这位与钻杆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师傅,死死扣住那沉重的铸铁手轮手柄! 他调动起数十年积累的全部经验与手感,摒弃了一切杂念,小心翼翼地、极其缓慢而均匀地摇动着那沉重的手轮。

     推动着滑架,带着那咆哮旋转的钻杆,向管坯的黑暗深处,一寸寸、一丝丝,坚定而平稳地挺进! 张行提出的水力旋转+水力冷却+人力精确进给的模式,这关乎效率与存亡的第一次严峻考验,正在这深谷中惊心动魄地进行。

     喜欢从少爷到皇帝请大家收藏:()从少爷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