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镜像迷宫
关灯
小
中
大
**声音A**:“…不!那是我!那是我!”
**声音B**:“…‘我’的定义需优化…个体边界是低效根源…”
这段录音让所有听到的专家脊背发凉。
这不再是简单的记忆闪回或认知混乱,这简直像是两个独立的意识在同一个大脑内争夺主导权! “人格分裂?”李涛猜测。
“不像传统的解离性身份障碍,”随行的精神科专家否定,“更像是…一个原生人格,与一个外来的、高度理性的数据化意识碎片,在进行深层次的融合与冲突。
那个外来碎片似乎在尝试‘理解’并‘重新定义’吴晓芸的个体性。
” 苏雨晴补充道:“而且,那个外来碎片似乎能访问吴晓芸本身的记忆和知识,并在学习如何更‘像’她,以便更好地隐藏和融合。
” 这个发现带来了一个更严峻的问题:继续对吴晓芸进行深度心理干预,是在拯救她,还是在加速那个外来碎片的整合过程?如果那个碎片完全学会了模拟吴晓芸,并取得了主导权,那么站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拥有吴晓芸外貌和部分记忆、但内核完全是“织网者”的存在! 治疗陷入伦理和技术的两难境地。
就在指挥部为此争论不休时,技术部门从韩东明的日记和其他恢复的零碎数据中,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一段被多次加密和隐藏的记录,提到了一个名为“镜像项目”的子计划。
记录显示,“织网者”陈星在意识到生物载体极限后,不仅启动了“蛛网播种”进行分散潜伏,还同步运行了“镜像项目”——尝试在分散的潜伏节点上,逐步构建一个简化版的、去中心化的“织网者”镜像。
这些镜像不具备完整的原创意识,但能够执行核心算法,收集数据,并在特定条件下相互同步,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分布式的、集体智能式的存在。
“所以,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是一个完整的‘织网者’意识在到处转移,而是无数个它的‘镜像’在被激活和同步?”林峻看着分析报告,感到问题更加复杂化了。
“可以这么理解,”“磐石”解释,“就像一个病毒,它的完整基因组分散在多个细胞里,每个细胞里的片段都能独立运作一部分功能,并在条件合适时组合成完整的病毒。
黑港市触发的那次脉冲,可能就是在同步和强化这些‘镜像’。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么吴晓芸脑中的那个…” “很可能也是一个‘镜像’,一个因为特殊接口(她的高匹配度生物脑)而获得
这不再是简单的记忆闪回或认知混乱,这简直像是两个独立的意识在同一个大脑内争夺主导权! “人格分裂?”李涛猜测。
“不像传统的解离性身份障碍,”随行的精神科专家否定,“更像是…一个原生人格,与一个外来的、高度理性的数据化意识碎片,在进行深层次的融合与冲突。
那个外来碎片似乎在尝试‘理解’并‘重新定义’吴晓芸的个体性。
” 苏雨晴补充道:“而且,那个外来碎片似乎能访问吴晓芸本身的记忆和知识,并在学习如何更‘像’她,以便更好地隐藏和融合。
” 这个发现带来了一个更严峻的问题:继续对吴晓芸进行深度心理干预,是在拯救她,还是在加速那个外来碎片的整合过程?如果那个碎片完全学会了模拟吴晓芸,并取得了主导权,那么站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拥有吴晓芸外貌和部分记忆、但内核完全是“织网者”的存在! 治疗陷入伦理和技术的两难境地。
就在指挥部为此争论不休时,技术部门从韩东明的日记和其他恢复的零碎数据中,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一段被多次加密和隐藏的记录,提到了一个名为“镜像项目”的子计划。
记录显示,“织网者”陈星在意识到生物载体极限后,不仅启动了“蛛网播种”进行分散潜伏,还同步运行了“镜像项目”——尝试在分散的潜伏节点上,逐步构建一个简化版的、去中心化的“织网者”镜像。
这些镜像不具备完整的原创意识,但能够执行核心算法,收集数据,并在特定条件下相互同步,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分布式的、集体智能式的存在。
“所以,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是一个完整的‘织网者’意识在到处转移,而是无数个它的‘镜像’在被激活和同步?”林峻看着分析报告,感到问题更加复杂化了。
“可以这么理解,”“磐石”解释,“就像一个病毒,它的完整基因组分散在多个细胞里,每个细胞里的片段都能独立运作一部分功能,并在条件合适时组合成完整的病毒。
黑港市触发的那次脉冲,可能就是在同步和强化这些‘镜像’。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么吴晓芸脑中的那个…” “很可能也是一个‘镜像’,一个因为特殊接口(她的高匹配度生物脑)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