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改年龄,武装部报名文艺兵。
关灯
小
中
大
据?当年接生婆早没了,村里老人也记不清,就您老笔头子准,您说多少岁,那肯定就是多少岁。
” 老孙头的呼吸明显粗重了一下。
他瞥了一眼门口,飞快地用手帕包掂量了一下厚度,至少一百块!顶他小半年工资!他干咳两声,拿起桌上的钢笔,在一张空白介绍信背面龙飞凤舞地写了几行字,又拉开抽屉,翻出老营村那本厚厚的、边角都磨烂了的户口底册,找到闵小玲那一页。
“嗯…六一年生…看着是不大对劲。
”他煞有介事地嘟囔着,拿起旁边一瓶涂改液(当时叫“去字灵”),小心翼翼地将“1961年3月”那几个字涂抹掉,等干了,又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上了“1959年3月”。
接着在改动处盖上了一个模糊的“涂改作废”章,又在旁边空白处补了一个他私人的小方章。
“喏,”他把介绍信推给闵政南,上面写着“兹证明老营村村民闵小玲同志实际出生日期为1959年12月,特此更正。
”下面盖着公社的公章和他老孙头的私章。
“拿着这个,再去县里公安局户籍科跑一趟,换新户口页。
记住,就说当年登记错了,公社核实过了!” “多谢孙文书!”闵政南收起那张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纸,转身没入风雪。
县里公安局户籍科,又是一番“运作”。
两条上好的“大前门”香烟,加上老孙头那张“证明”,以及闵政南递过去的、卷在烟盒里的五十块钱,让那个冷着脸的中年女办事员嘟囔了一句“怎么老出错”,最终还是换出了一张崭新的户口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姓名:闵小玲】 【出生日期:1959年3月20日】 鲜红的印章盖在“18周岁”的判定上,冰冷而权威。
年龄的壁垒,被金钱和人情硬生生砸开了。
第二关,县武装部。
这才是真正的硬骨头,管着征兵的闸门。
闵政南的目标是负责文艺兵政审和初筛的李副主任。
此人戴着眼镜,面相斯文,但眼神精明,在县里是出了名的“难说话”。
闵政南没有贸然上门。
他通过之前卖熊掌给国营饭店刘主任的关系,辗转搭上了线,又塞给中间人二十块钱“辛苦费”,才在一个周末的傍晚,拎着个不起眼的布口袋,在李副主任家附近“偶遇”了他。
“李主任,散步呢?”闵政南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
李副主任推了推眼镜,警惕地打量着他:“你是?” “我是老营村的闵政南,刘主任介绍来的。
”闵政南压低声音,“有点小事,想麻烦您指点指点。
”说着,看似无意地将布口袋往李副主任自行车筐里一放。
李副主任瞥了一眼鼓鼓囊囊的口袋,没说话,推着车往前走了一段,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
闵政南跟上去,开门见山:“李主任,我妹妹闵小玲,嗓子特别好,会唱不少歌,人也灵透。
听说沈阳军区文工团冬令营在咱这边招文艺兵?您看…有没有门路,给报个名?让她去试试?” 李副主任停下脚步,摘下眼镜擦了擦,慢条斯理地说:“沈阳军区?那可是大军区!要求高得很!年龄、政审、才艺,哪一样卡不住人?再说,报名早就截止了,名单都上报了。
” “年龄刚满十八!政审绝对清白!从小在山里长大,没机会学,但天赋绝对好!”闵政南连忙道,从怀里掏出那张崭新的户口页复印件,“您看,这是户口页!至于才艺…您要是不信,我让我妹来县里,当面给您唱一段!报名…这不还没到最终截止时间嘛?您抬
” 老孙头的呼吸明显粗重了一下。
他瞥了一眼门口,飞快地用手帕包掂量了一下厚度,至少一百块!顶他小半年工资!他干咳两声,拿起桌上的钢笔,在一张空白介绍信背面龙飞凤舞地写了几行字,又拉开抽屉,翻出老营村那本厚厚的、边角都磨烂了的户口底册,找到闵小玲那一页。
“嗯…六一年生…看着是不大对劲。
”他煞有介事地嘟囔着,拿起旁边一瓶涂改液(当时叫“去字灵”),小心翼翼地将“1961年3月”那几个字涂抹掉,等干了,又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上了“1959年3月”。
接着在改动处盖上了一个模糊的“涂改作废”章,又在旁边空白处补了一个他私人的小方章。
“喏,”他把介绍信推给闵政南,上面写着“兹证明老营村村民闵小玲同志实际出生日期为1959年12月,特此更正。
”下面盖着公社的公章和他老孙头的私章。
“拿着这个,再去县里公安局户籍科跑一趟,换新户口页。
记住,就说当年登记错了,公社核实过了!” “多谢孙文书!”闵政南收起那张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纸,转身没入风雪。
县里公安局户籍科,又是一番“运作”。
两条上好的“大前门”香烟,加上老孙头那张“证明”,以及闵政南递过去的、卷在烟盒里的五十块钱,让那个冷着脸的中年女办事员嘟囔了一句“怎么老出错”,最终还是换出了一张崭新的户口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姓名:闵小玲】 【出生日期:1959年3月20日】 鲜红的印章盖在“18周岁”的判定上,冰冷而权威。
年龄的壁垒,被金钱和人情硬生生砸开了。
第二关,县武装部。
这才是真正的硬骨头,管着征兵的闸门。
闵政南的目标是负责文艺兵政审和初筛的李副主任。
此人戴着眼镜,面相斯文,但眼神精明,在县里是出了名的“难说话”。
闵政南没有贸然上门。
他通过之前卖熊掌给国营饭店刘主任的关系,辗转搭上了线,又塞给中间人二十块钱“辛苦费”,才在一个周末的傍晚,拎着个不起眼的布口袋,在李副主任家附近“偶遇”了他。
“李主任,散步呢?”闵政南脸上挂着谦卑的笑容。
李副主任推了推眼镜,警惕地打量着他:“你是?” “我是老营村的闵政南,刘主任介绍来的。
”闵政南压低声音,“有点小事,想麻烦您指点指点。
”说着,看似无意地将布口袋往李副主任自行车筐里一放。
李副主任瞥了一眼鼓鼓囊囊的口袋,没说话,推着车往前走了一段,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
闵政南跟上去,开门见山:“李主任,我妹妹闵小玲,嗓子特别好,会唱不少歌,人也灵透。
听说沈阳军区文工团冬令营在咱这边招文艺兵?您看…有没有门路,给报个名?让她去试试?” 李副主任停下脚步,摘下眼镜擦了擦,慢条斯理地说:“沈阳军区?那可是大军区!要求高得很!年龄、政审、才艺,哪一样卡不住人?再说,报名早就截止了,名单都上报了。
” “年龄刚满十八!政审绝对清白!从小在山里长大,没机会学,但天赋绝对好!”闵政南连忙道,从怀里掏出那张崭新的户口页复印件,“您看,这是户口页!至于才艺…您要是不信,我让我妹来县里,当面给您唱一段!报名…这不还没到最终截止时间嘛?您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