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高级厨子”的诞生

关灯
第二天一早,林浩破天荒地没有睡懒觉。

    他怀着一种小学生第一次春游般的兴奋,准时出现在了地下室实验室的门口。

     这一次,门是开着的。

    陈默已经在了,他没有再站在那面写满公式的白板前,而是穿着一件干净得有些过分的白大褂,正在用酒精和无尘布,一丝不苟地擦拭着一台仪器的台面。

     “来了?”陈默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嗯,来了,老师。

    ”林浩也从旁边的柜子里找出了一件白大褂穿上。

    衣服有些大,穿在他身上晃晃荡荡,像小孩偷穿了大人的衣服。

     “今天,我先带你熟悉一下实验器材。

    ”陈默放下手中的无尘布,开始了他的介绍。

     陈默的实验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从最基础的电子天平、管式炉,到核心的真空电弧熔炼炉、单辊甩带机,再到后续样品处理需要用到的切割机、镶嵌机、抛光机,一应俱全。

    这些设备,正如林浩初见时那样,型号都偏老旧,很多仪器的外壳上还能看到岁月的斑驳痕迹,但无一例外,都被保养得极好,关键部位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这是电子天平,万分之一的精度。

    每次使用前,必须校准,使用后,必须清理干净。

    任何样品,不准直接接触托盘,必须使用称量纸。

    ”陈默的讲解,与其说是介绍,不如说是在宣读一份份不容置喙的操作SOP(标准作业程序)。

     “这是管式炉,用来做真空热处理。

    记住,升温速率、保温时间、降温方式,每一步都必须严格按照你设计的程序来。

    任何一次偏离,都可能导致样品内部的微观结构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 “这是……” 陈默带着林浩,像一个严谨的德式机械师在介绍自己心爱的工具,将每一台仪器的功能、注意事项、以及潜在的危险,都讲得清清楚楚。

    他的讲解里没有任何废话,却充满了对这些冰冷机器的尊重。

     林浩听得很认真,他发现,陈默对这些仪器的熟悉程度,已经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

    他甚至能说出某台仪器在哪一年更换过真空泵,某台切割机的砂轮片什么品牌最耐用。

    这让林浩意识到,这位“理论大神”,绝非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导览的最后一站,是在一台看起来最复杂、也最核心的设备前停下。

    那是一台半人高的、布满了各种阀门和仪表的圆柱形不锈钢设备。

     “真空电弧熔炼炉。

    ”陈默的语气里,多了一丝凝重,“这是我们实验室的‘心脏’,也是你接下来‘炒菜’用的‘锅’。

    它的原理,是利用钨极和水冷铜坩埚之间产生的高温电弧,来熔化高熔点的金属。

    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学会如何操作它。

    ”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林浩的博士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