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书生争购纸贵
关灯
小
中
大
面更精彩!
“文远兄(李铭的字),你这字……似乎精进了不少啊!”
“非也非也,是这纸好!你们摸摸,这质感!”
“何处购得?价格几何?我等也要去买些!”
一传十,十传百。
“西市有个少年,卖的竹纸乃文房瑰宝”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真定县的那些书院、学馆乃至一些清贫官吏和小富之家中间流传开来。
于是,接下来几天,赵云在西市的摊位,画风突变。
之前多是些好奇的平民百姓问问价,真正买的少。
而现在,摊位前开始频繁出现穿着长衫、戴着方巾的读书人身影。
他们不再像普通顾客那样大声问价,而是矜持地拿起纸,仔细摩挲,对着阳光看看透光度,甚至有人会掏出随身带的毛笔蘸水试写两笔。
然后,便是纷纷掏钱购买。
“赵……赵兄,烦请给在下留五刀!” “小弟要十刀!这是定钱!” “兄台,这纸可还有存货?我老师欲购二十刀!” 一时间,赵云的小摊竟有些供不应求的趋势。
甚至有人开始询问:“兄台,此纸可能定制尺寸?可否加印斋号?” 赵云忙得脚不沾地,收钱收到手软。
蔡琰在一旁帮忙打包,虽然依旧戴着帷帽,但那双露出的眼睛里,也带着淡淡的笑意。
看到自己参与改进的纸张得到认可,她内心是喜悦的。
这一幕,自然也落在了时常“路过”的胡诌眼里。
他看着那些争相购纸的书生,心里又是高兴又是着急。
高兴的是这纸果然受欢迎,自己囤积的货不愁卖;着急的是,照这个趋势,赵云零售都能卖得这么好,等他发现市场真正的接受价格,下次再想用七十文的低价拿货,恐怕就难了! 他甚至看到,有几个穿着体面的管家模样的人,也出现在了赵云的摊位前,一买就是几十刀,说是府上老爷少爷要用。
“纸贵了……”胡诌摇着扇子,眯着眼,心里盘算着,“得想办法,尽快把这独家代理权彻底拿下才行!” 而赵云,在数钱数得开心的同时,也开始琢磨:这纸看来比想象中更受欢迎,是不是该考虑……适当涨涨价了?毕竟,知识是无价的,承载知识的纸,是不是也该体现点价值? 西市一角,小小的纸摊,悄然搅动了真定县的文房市场。
而这“纸贵”的风声,又会引来哪些新的关注和风波呢? (本章完) 喜欢回到东汉当赵云请大家收藏:()回到东汉当赵云
“西市有个少年,卖的竹纸乃文房瑰宝”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真定县的那些书院、学馆乃至一些清贫官吏和小富之家中间流传开来。
于是,接下来几天,赵云在西市的摊位,画风突变。
之前多是些好奇的平民百姓问问价,真正买的少。
而现在,摊位前开始频繁出现穿着长衫、戴着方巾的读书人身影。
他们不再像普通顾客那样大声问价,而是矜持地拿起纸,仔细摩挲,对着阳光看看透光度,甚至有人会掏出随身带的毛笔蘸水试写两笔。
然后,便是纷纷掏钱购买。
“赵……赵兄,烦请给在下留五刀!” “小弟要十刀!这是定钱!” “兄台,这纸可还有存货?我老师欲购二十刀!” 一时间,赵云的小摊竟有些供不应求的趋势。
甚至有人开始询问:“兄台,此纸可能定制尺寸?可否加印斋号?” 赵云忙得脚不沾地,收钱收到手软。
蔡琰在一旁帮忙打包,虽然依旧戴着帷帽,但那双露出的眼睛里,也带着淡淡的笑意。
看到自己参与改进的纸张得到认可,她内心是喜悦的。
这一幕,自然也落在了时常“路过”的胡诌眼里。
他看着那些争相购纸的书生,心里又是高兴又是着急。
高兴的是这纸果然受欢迎,自己囤积的货不愁卖;着急的是,照这个趋势,赵云零售都能卖得这么好,等他发现市场真正的接受价格,下次再想用七十文的低价拿货,恐怕就难了! 他甚至看到,有几个穿着体面的管家模样的人,也出现在了赵云的摊位前,一买就是几十刀,说是府上老爷少爷要用。
“纸贵了……”胡诌摇着扇子,眯着眼,心里盘算着,“得想办法,尽快把这独家代理权彻底拿下才行!” 而赵云,在数钱数得开心的同时,也开始琢磨:这纸看来比想象中更受欢迎,是不是该考虑……适当涨涨价了?毕竟,知识是无价的,承载知识的纸,是不是也该体现点价值? 西市一角,小小的纸摊,悄然搅动了真定县的文房市场。
而这“纸贵”的风声,又会引来哪些新的关注和风波呢? (本章完) 喜欢回到东汉当赵云请大家收藏:()回到东汉当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