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鞭炮当战鼓?这操作有点秀!
关灯
小
中
大
连着几日,青竹村的稻草人“秧歌队”成了村里的新景致。
村口的土坡上、河边的老槐树下、晒谷场的边缘,都立着三三两两的稻草人,有的挥着锄头,有的挎着竹篮,风一吹摇摇晃晃,远远看去还真像有人在活动。
李砚正指导阿翠给稻草人绑新的红布条,村长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攥着个破草帽:“李砚先生!不好了!上次那伙散兵又回来了!这次好像带了弓箭,远远地在村口徘徊呢!” 李砚心里一沉。
弓箭?那稻草人可挡不住。
他快步走到村口的了望台(其实就是棵老槐树的树杈),扒着枝叶往下看——果然,十几个散兵在村口百米外的土路上打转,其中两个背着弓箭,正往村里张望。
“他们不敢靠近,怕是被稻草人唬住了。
”村长也爬上来,声音发颤,“可带了弓箭啊!万一他们放箭射稻草人,发现是假的咋办?” 李砚盯着那两个弓箭手,忽然有了主意。
他冲树下的阿翠喊:“去把过年剩下的鞭炮都找来!越多越好!再拿几捆干柴!” 阿翠虽然疑惑,但还是飞快地跑去找东西。
不一会儿,几个孩子抱来鼓鼓囊囊的布包,里面全是没放完的鞭炮,还有几捆干透的柴禾。
“先生,要烧火做饭吗?”阿翠仰着头问。
“比做饭重要。
”李砚跳下树,把鞭炮拆开,一个个绑在柴禾上,又找来几根长竹竿,把绑着鞭炮的柴禾固定在竿顶,“村长,让大伙儿把家里的铜盆、铁桶都拿出来,越多越好!” 村民们虽然不懂,但还是照做了。
不一会儿,晒谷场上堆了十几个铜盆铁桶,还有人扛来面破铜锣。
李砚指挥着把竹竿插在稻草人旁边,柴禾底部用石头压住。
又让几个壮丁拿着铜盆铁桶躲在树后,自己则和阿翠抱着铜锣,蹲在老槐树后。
“记住,我敲锣为号。
”李砚小声叮嘱,“锣声一响,你们就使劲敲盆砸桶,把鞭炮点着!动静越大越好!” 没过多久
村口的土坡上、河边的老槐树下、晒谷场的边缘,都立着三三两两的稻草人,有的挥着锄头,有的挎着竹篮,风一吹摇摇晃晃,远远看去还真像有人在活动。
李砚正指导阿翠给稻草人绑新的红布条,村长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攥着个破草帽:“李砚先生!不好了!上次那伙散兵又回来了!这次好像带了弓箭,远远地在村口徘徊呢!” 李砚心里一沉。
弓箭?那稻草人可挡不住。
他快步走到村口的了望台(其实就是棵老槐树的树杈),扒着枝叶往下看——果然,十几个散兵在村口百米外的土路上打转,其中两个背着弓箭,正往村里张望。
“他们不敢靠近,怕是被稻草人唬住了。
”村长也爬上来,声音发颤,“可带了弓箭啊!万一他们放箭射稻草人,发现是假的咋办?” 李砚盯着那两个弓箭手,忽然有了主意。
他冲树下的阿翠喊:“去把过年剩下的鞭炮都找来!越多越好!再拿几捆干柴!” 阿翠虽然疑惑,但还是飞快地跑去找东西。
不一会儿,几个孩子抱来鼓鼓囊囊的布包,里面全是没放完的鞭炮,还有几捆干透的柴禾。
“先生,要烧火做饭吗?”阿翠仰着头问。
“比做饭重要。
”李砚跳下树,把鞭炮拆开,一个个绑在柴禾上,又找来几根长竹竿,把绑着鞭炮的柴禾固定在竿顶,“村长,让大伙儿把家里的铜盆、铁桶都拿出来,越多越好!” 村民们虽然不懂,但还是照做了。
不一会儿,晒谷场上堆了十几个铜盆铁桶,还有人扛来面破铜锣。
李砚指挥着把竹竿插在稻草人旁边,柴禾底部用石头压住。
又让几个壮丁拿着铜盆铁桶躲在树后,自己则和阿翠抱着铜锣,蹲在老槐树后。
“记住,我敲锣为号。
”李砚小声叮嘱,“锣声一响,你们就使劲敲盆砸桶,把鞭炮点着!动静越大越好!” 没过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