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五年前实习生失踪案:与医疗事故的关联性
关灯
小
中
大
市档案馆的铁门在身后缓缓合上时,林砚指尖还残留着陈年卷宗的霉味。
老陈递来的牛皮纸档案袋沉甸甸的,封条上“2018-仁心医院实习生失踪案”的字迹早已褪色,却在清晨的阳光下泛着刺眼的光——这是她第三次为了五年前的悬案来调档,前两次都因“案件已结,无复查必要”被拒,若不是今早技术组破解了李梅提供的加密U盘,发现其中提及“失踪的赵姓实习生”,恐怕这份卷宗还要在档案馆的角落里蒙尘更久。
“赵晓曼,22岁,江城市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实习生,2018年6月进入仁心医院内科实习,指导医生顾振雄。
2018年7月16日下班后失联,家属报案后,警方调取医院监控显示其最后出现地点为内科医生办公室,此后再无踪迹。
同年8月,因无证据证明其被害,且医院提供‘赵晓曼自愿离职申请’(后经鉴定签名系伪造),案件按‘自愿离家出走’草草结案。
” 林砚坐在档案馆的阅览区,逐字逐句读着卷宗正文,指腹划过“指导医生顾振雄”时,指甲无意识地掐进纸页。
五年前的7月16日,正是王海被顾振雄以“实验失败”为由杀害的第二天,这个时间点的巧合,绝不可能是偶然。
她快速翻到证人证言部分,内科护士的笔录里有一句被红笔圈出的话:“赵晓曼失踪前一天,曾在护士站哭,说‘顾医生做的事太吓人了,我不敢再待在这里’,当时我们以为她是实习压力大,没当回事。
” “太吓人的事?”林砚皱眉,将这句话抄在笔记本上,又翻到物证清单——除了赵晓曼留在宿舍的几件衣物、几本专业书,还有一个被标注“无法破解”的银色U盘,以及一张画着六芒星的草稿纸。
六芒星!林砚的心脏猛地一跳,立刻拿出手机拍下草稿纸的照片,发给技术组的小李:“立刻比对这个六芒星的画法,和前两起凶案现场的标记是否一致。
” 半小时后,小李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满是兴奋:“林队!完全一致!不仅线条走向、角的角度相同,就连每个角里隐藏的小圆圈(之前现场勘查未发现的细节)都一模一样!这说明赵晓曼肯定见过顾振雄画这个标记,甚至知道它的含义!” 这个发现让林砚瞬间握紧了档案袋。
她立刻驱车返回市局,直奔技术组。
小李早已将U盘连接到解密设备上,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加密代码。
“这个U盘用的是军工级加密算法,比‘血色黎明’暗网的加密还复杂,我需要时间破解。
”小李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不过我查到,这个U盘的生产厂家是瀚海重工旗下的子公司,2017年只生产过100个,专供‘特殊项目’使用——很可能就是顾振雄的人体实验项目。
” 林砚点点头,目光落在赵晓曼的实习日记上。
日记里记录着她从6月进入医院后的日常,前半部分满是对临床工作的好奇和期待,比如“今天跟着顾医生查房,他讲解病情很细致,学到了很多”“第一次参与静脉穿刺,虽然紧张但成功了,顾医生还夸了我”。
但从7月10日开始,日记的语气突然变得压抑: “7月10日,阴。
今天顾医生让我去地下一层‘帮忙’,说那里有个病人需要记录生命体征。
地下一层好冷,全是消毒水的味道,房间里的人都被绑在病床上,眼神空洞,看到我就喊‘救命’,我吓得差点摔了记录板。
顾医生说他们是‘精神病人’,让我别多想,可我总觉得不对劲。
” “7月12日,雨。
又去了地下一层,这次看到一个叫王海的病人,他很温和,偷偷跟我说‘他们在给我们打毒药,你快逃’。
我想报警,可顾医生突然出现在身后,眼神好冷,说‘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看的别看,不然会有麻烦’。
我好怕。
” “7月14日,晴。
王海不见了!我问顾医生,他说‘转去其他医院了’,可我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一张纸,上面写着‘王海,实验失败,处理完毕’。
处理完毕是什么意思?那些蓝色的液体到底是什么?我偷偷复印了几张实验记录,藏在U盘里,万一我出事,这些就是证据。
” “7月15日,夜。
顾医生好像发现我复印记录了,他找我谈话,说‘赵晓曼,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不该掺和不该管的事’,还递给我一张银行卡,说‘这是5万块,你明天就
老陈递来的牛皮纸档案袋沉甸甸的,封条上“2018-仁心医院实习生失踪案”的字迹早已褪色,却在清晨的阳光下泛着刺眼的光——这是她第三次为了五年前的悬案来调档,前两次都因“案件已结,无复查必要”被拒,若不是今早技术组破解了李梅提供的加密U盘,发现其中提及“失踪的赵姓实习生”,恐怕这份卷宗还要在档案馆的角落里蒙尘更久。
“赵晓曼,22岁,江城市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实习生,2018年6月进入仁心医院内科实习,指导医生顾振雄。
2018年7月16日下班后失联,家属报案后,警方调取医院监控显示其最后出现地点为内科医生办公室,此后再无踪迹。
同年8月,因无证据证明其被害,且医院提供‘赵晓曼自愿离职申请’(后经鉴定签名系伪造),案件按‘自愿离家出走’草草结案。
” 林砚坐在档案馆的阅览区,逐字逐句读着卷宗正文,指腹划过“指导医生顾振雄”时,指甲无意识地掐进纸页。
五年前的7月16日,正是王海被顾振雄以“实验失败”为由杀害的第二天,这个时间点的巧合,绝不可能是偶然。
她快速翻到证人证言部分,内科护士的笔录里有一句被红笔圈出的话:“赵晓曼失踪前一天,曾在护士站哭,说‘顾医生做的事太吓人了,我不敢再待在这里’,当时我们以为她是实习压力大,没当回事。
” “太吓人的事?”林砚皱眉,将这句话抄在笔记本上,又翻到物证清单——除了赵晓曼留在宿舍的几件衣物、几本专业书,还有一个被标注“无法破解”的银色U盘,以及一张画着六芒星的草稿纸。
六芒星!林砚的心脏猛地一跳,立刻拿出手机拍下草稿纸的照片,发给技术组的小李:“立刻比对这个六芒星的画法,和前两起凶案现场的标记是否一致。
” 半小时后,小李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满是兴奋:“林队!完全一致!不仅线条走向、角的角度相同,就连每个角里隐藏的小圆圈(之前现场勘查未发现的细节)都一模一样!这说明赵晓曼肯定见过顾振雄画这个标记,甚至知道它的含义!” 这个发现让林砚瞬间握紧了档案袋。
她立刻驱车返回市局,直奔技术组。
小李早已将U盘连接到解密设备上,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加密代码。
“这个U盘用的是军工级加密算法,比‘血色黎明’暗网的加密还复杂,我需要时间破解。
”小李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不过我查到,这个U盘的生产厂家是瀚海重工旗下的子公司,2017年只生产过100个,专供‘特殊项目’使用——很可能就是顾振雄的人体实验项目。
” 林砚点点头,目光落在赵晓曼的实习日记上。
日记里记录着她从6月进入医院后的日常,前半部分满是对临床工作的好奇和期待,比如“今天跟着顾医生查房,他讲解病情很细致,学到了很多”“第一次参与静脉穿刺,虽然紧张但成功了,顾医生还夸了我”。
但从7月10日开始,日记的语气突然变得压抑: “7月10日,阴。
今天顾医生让我去地下一层‘帮忙’,说那里有个病人需要记录生命体征。
地下一层好冷,全是消毒水的味道,房间里的人都被绑在病床上,眼神空洞,看到我就喊‘救命’,我吓得差点摔了记录板。
顾医生说他们是‘精神病人’,让我别多想,可我总觉得不对劲。
” “7月12日,雨。
又去了地下一层,这次看到一个叫王海的病人,他很温和,偷偷跟我说‘他们在给我们打毒药,你快逃’。
我想报警,可顾医生突然出现在身后,眼神好冷,说‘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看的别看,不然会有麻烦’。
我好怕。
” “7月14日,晴。
王海不见了!我问顾医生,他说‘转去其他医院了’,可我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一张纸,上面写着‘王海,实验失败,处理完毕’。
处理完毕是什么意思?那些蓝色的液体到底是什么?我偷偷复印了几张实验记录,藏在U盘里,万一我出事,这些就是证据。
” “7月15日,夜。
顾医生好像发现我复印记录了,他找我谈话,说‘赵晓曼,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不该掺和不该管的事’,还递给我一张银行卡,说‘这是5万块,你明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