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琉璃碎处见真章
关灯
小
中
大
暮春的雨总带着三分缠绵,淅淅沥沥打在侯府西跨院的琉璃瓦上,溅起细碎的银花。
沈清辞支着下巴坐在窗边,看檐角垂落的雨帘将庭院染成一幅水墨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那串鸽血红玛瑙——这是昨日长公主派人送来的,说是西域进贡的稀罕物,配她前日在宫宴上穿的石榴红裙正合适。
姑娘,您都对着雨看半个时辰了。
青黛端来一碟刚蒸好的玫瑰糕,方才听小厨房的张妈说,昨儿个宫里的宴席散后,好些夫人小姐都在议论您那支白玉簪呢。
沈清辞拿起一块玫瑰糕,入口清甜,带着淡淡的花香。
她记得那支白玉簪,是前几日在京西的古玩街上淘来的,看着不起眼,却是块上好的羊脂玉,被她随手插在发间,倒没想到竟成了焦点。
议论我做什么?她漫不经心地问,眼底却闪过一丝狡黠。
还不是说您不懂规矩,青黛撇撇嘴,替自家姑娘抱不平,说什么侯府千金,竟戴那么寒酸的玩意儿,丢了侯府的脸面。
依我看,她们是嫉妒您长得美,穿什么都好看! 沈清辞被她逗笑了,拿起一块玫瑰糕塞进她嘴里:就你嘴甜。
她们爱说什么便说什么,左右我又不少块肉。
话虽如此,她心里却明镜似的。
这些日子她在京中贵女圈里出尽风头,难免招人眼红。
昨日宫宴上,她不过是在皇帝面前随口吟了句诗,便引得满堂喝彩,想必早已有人把她视作眼中钉了。
正说着,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丫鬟的通报:姑娘,林小姐来了。
沈清辞挑眉,林婉儿这时候来做什么?她放下手中的玫瑰糕,起身整理了一下裙摆:请她进来。
不多时,林婉儿便带着丫鬟走了进来。
她今日穿了件藕荷色的软缎衣裙,头上梳着精致的垂挂髻,插着一套赤金点翠的头面,看着比往日更显华贵。
只是她脸上带着几分愁容,眼下还有淡淡的青影,像是没睡好。
清辞妹妹,林婉儿一进门就拉住她的手,眼圈微红,我可算找到你了。
沈清辞请她坐下,让青黛奉了茶,才温声道:婉儿姐姐这是怎么了?看你气色不大好。
林婉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叹了口气:还不是我那不成器的哥哥。
她口中的哥哥,是礼部侍郎林家的大公子林文轩,也是京中有名的纨绔子弟。
林公子又惹事了?沈清辞故作惊讶。
她早就听说林文轩昨日在酒楼里与人争风吃醋,打了吏部尚书家的三公子,这会儿怕是正被林侍郎关在家里禁足呢。
林婉儿点点头,脸上满是无奈:昨日他在醉仙楼和李尚书家的三公子起了冲突,把人打成了重伤。
父亲气得当场就把他绑回了家,如今正在祠堂罚跪呢。
李尚书已经把状告到了皇上那里,说我哥哥目无王法,请求严惩。
沈清辞故作担忧:那可怎么办?皇上怎么说? 皇上还没表态,林婉儿的声音更低了,但我听说,李尚书已经联合了几位大臣,准备在朝堂上参我父亲一本,说他教儿无方。
我父亲这几日本就为了江南漕运的事烦忧,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怕是......她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沈清辞递了块手帕给她,心里却冷笑。
林文轩打人是真,但要说李尚书是为了替儿子报仇才状告林家,那就未必了。
江南漕运的事她略有耳闻,据说林家在里面掺了不少沙子,李尚书一直想抓住林家的把柄,这次怕是要借题发挥了。
婉儿姐姐莫急,沈清辞柔声安慰,这事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
林婉儿眼睛一亮,抓住她的手:妹妹有办法? 沈清辞沉吟片刻,道:办法倒是有一个,就看姐姐敢不敢做了。
林婉儿毫不犹豫:只要能救我哥哥和我父亲,我有什么不敢的? 沈清辞凑近她,低声说了几句。
林婉儿的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白,最后咬了咬牙:好,我就信妹妹一次! 送走林婉儿,青黛忍不住问:姑娘,您真要帮林家?他们家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沈清辞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雨渐渐停了,天边露出一抹淡淡的霞光。
她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帮他们?我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林家倒了,自然有人高兴。
青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道:对了姑娘,方才管家来说,明日护国侯府要在府中设宴,邀请了京中所有的王侯将相,还有咱们家。
沈清辞挑眉:护国侯府?他们怎么突然设宴?护国侯老谋深算,向来不轻易办宴,这次怕是有什么大事。
听说......青黛压低声音,是为了护国侯的小儿子,那位刚从边关回来的顾小将军。
沈清辞恍然大悟。
顾昀,护国侯府的小儿子,年纪轻轻就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是京中无数贵女的梦中情人。
这次他回京,护国侯怕是要为他物色一门好亲事了。
知道了,沈清辞淡淡道,明日准备一套素雅些的衣裳,别太张扬。
青黛应了声,又想起一事:姑娘,还有件事。
方才我去给您取首饰,发现您放在梳妆盒里的那支白玉簪不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清辞一愣:不见了?那支白玉簪虽然不值钱,但她还挺喜欢的。
是啊,青黛急道,我把
沈清辞支着下巴坐在窗边,看檐角垂落的雨帘将庭院染成一幅水墨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那串鸽血红玛瑙——这是昨日长公主派人送来的,说是西域进贡的稀罕物,配她前日在宫宴上穿的石榴红裙正合适。
姑娘,您都对着雨看半个时辰了。
青黛端来一碟刚蒸好的玫瑰糕,方才听小厨房的张妈说,昨儿个宫里的宴席散后,好些夫人小姐都在议论您那支白玉簪呢。
沈清辞拿起一块玫瑰糕,入口清甜,带着淡淡的花香。
她记得那支白玉簪,是前几日在京西的古玩街上淘来的,看着不起眼,却是块上好的羊脂玉,被她随手插在发间,倒没想到竟成了焦点。
议论我做什么?她漫不经心地问,眼底却闪过一丝狡黠。
还不是说您不懂规矩,青黛撇撇嘴,替自家姑娘抱不平,说什么侯府千金,竟戴那么寒酸的玩意儿,丢了侯府的脸面。
依我看,她们是嫉妒您长得美,穿什么都好看! 沈清辞被她逗笑了,拿起一块玫瑰糕塞进她嘴里:就你嘴甜。
她们爱说什么便说什么,左右我又不少块肉。
话虽如此,她心里却明镜似的。
这些日子她在京中贵女圈里出尽风头,难免招人眼红。
昨日宫宴上,她不过是在皇帝面前随口吟了句诗,便引得满堂喝彩,想必早已有人把她视作眼中钉了。
正说着,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丫鬟的通报:姑娘,林小姐来了。
沈清辞挑眉,林婉儿这时候来做什么?她放下手中的玫瑰糕,起身整理了一下裙摆:请她进来。
不多时,林婉儿便带着丫鬟走了进来。
她今日穿了件藕荷色的软缎衣裙,头上梳着精致的垂挂髻,插着一套赤金点翠的头面,看着比往日更显华贵。
只是她脸上带着几分愁容,眼下还有淡淡的青影,像是没睡好。
清辞妹妹,林婉儿一进门就拉住她的手,眼圈微红,我可算找到你了。
沈清辞请她坐下,让青黛奉了茶,才温声道:婉儿姐姐这是怎么了?看你气色不大好。
林婉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叹了口气:还不是我那不成器的哥哥。
她口中的哥哥,是礼部侍郎林家的大公子林文轩,也是京中有名的纨绔子弟。
林公子又惹事了?沈清辞故作惊讶。
她早就听说林文轩昨日在酒楼里与人争风吃醋,打了吏部尚书家的三公子,这会儿怕是正被林侍郎关在家里禁足呢。
林婉儿点点头,脸上满是无奈:昨日他在醉仙楼和李尚书家的三公子起了冲突,把人打成了重伤。
父亲气得当场就把他绑回了家,如今正在祠堂罚跪呢。
李尚书已经把状告到了皇上那里,说我哥哥目无王法,请求严惩。
沈清辞故作担忧:那可怎么办?皇上怎么说? 皇上还没表态,林婉儿的声音更低了,但我听说,李尚书已经联合了几位大臣,准备在朝堂上参我父亲一本,说他教儿无方。
我父亲这几日本就为了江南漕运的事烦忧,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怕是......她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沈清辞递了块手帕给她,心里却冷笑。
林文轩打人是真,但要说李尚书是为了替儿子报仇才状告林家,那就未必了。
江南漕运的事她略有耳闻,据说林家在里面掺了不少沙子,李尚书一直想抓住林家的把柄,这次怕是要借题发挥了。
婉儿姐姐莫急,沈清辞柔声安慰,这事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
林婉儿眼睛一亮,抓住她的手:妹妹有办法? 沈清辞沉吟片刻,道:办法倒是有一个,就看姐姐敢不敢做了。
林婉儿毫不犹豫:只要能救我哥哥和我父亲,我有什么不敢的? 沈清辞凑近她,低声说了几句。
林婉儿的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白,最后咬了咬牙:好,我就信妹妹一次! 送走林婉儿,青黛忍不住问:姑娘,您真要帮林家?他们家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沈清辞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雨渐渐停了,天边露出一抹淡淡的霞光。
她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帮他们?我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林家倒了,自然有人高兴。
青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道:对了姑娘,方才管家来说,明日护国侯府要在府中设宴,邀请了京中所有的王侯将相,还有咱们家。
沈清辞挑眉:护国侯府?他们怎么突然设宴?护国侯老谋深算,向来不轻易办宴,这次怕是有什么大事。
听说......青黛压低声音,是为了护国侯的小儿子,那位刚从边关回来的顾小将军。
沈清辞恍然大悟。
顾昀,护国侯府的小儿子,年纪轻轻就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是京中无数贵女的梦中情人。
这次他回京,护国侯怕是要为他物色一门好亲事了。
知道了,沈清辞淡淡道,明日准备一套素雅些的衣裳,别太张扬。
青黛应了声,又想起一事:姑娘,还有件事。
方才我去给您取首饰,发现您放在梳妆盒里的那支白玉簪不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清辞一愣:不见了?那支白玉簪虽然不值钱,但她还挺喜欢的。
是啊,青黛急道,我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