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修路

关灯
我在村委会门口贴出修路倡议书的那天,秋阳把黄土坡晒得暖融融的,可围观的村民脸上却没什么暖意。

    红纸上“李家坳修路筹款倡议书”几个大字墨迹未干,就被几只麻雀落下的灰屎污了边角,像块补丁打在“希望”两个字上。

     “这字写得倒挺好看,就是不知道顶不顶用。

    ”王德山老汉拄着枣木拐杖站在最前面,拐杖头在地上戳出一个个小坑。

    他身后跟着几个老人,都是村里说话有分量的长辈,眼神里的怀疑像秋霜一样冷。

     我往前凑了两步,想解释倡议书上的筹款方案,裤脚却被什么东西拽住了。

    低头一看,是那个中午遇见的小女孩,她手里攥着半块玉米饼,仰着脸小声说:“李书记,我奶奶说别信这个,前两年也有人贴过红纸,后来就没动静了。

    ” 她的话像颗石子投进人群,立刻激起一片议论。

    卖豆腐的张婶挎着空篮子挤进来:“可不是嘛!五年前乡上来个技术员,说要给咱村打机井,收了各家的钱买水管,结果井没打成,人跑了,钱也没影了!” “还有十年前修水库那次,推土机来了三天,把咱的麦子地碾了一片,后来就说资金不够,撂下烂摊子走了。

    ”放羊的老周蹲在墙根,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李书记,不是咱不信你,是这些年听的空话太多了,耳朵都起茧子了。

    ” 我捏着倡议书的手指微微发紧,纸边被攥出了褶皱。

    这些质疑像针一样扎在心上,比那天在土崖边晒的日头还要灼人。

    我深吸一口气,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各位叔伯婶子,这次不一样。

    修路资金我已经去县里跑了初步意向,交通局答应给一部分补助,剩下的缺口咱们村集体出一点,村民自愿捐一点,我再去省里争取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 “钱钱钱,就知道钱。

    ”王德山突然打断我,拐杖往地上重重一磕,“你知道修三公里路要多少石头多少水泥?知道请一台压路机一天多少钱?前几年乡干部来考察,拍着胸脯说要拨款,结果饭吃了酒喝了,拍屁股走了,给咱留下句‘等候通知’,这一等就是五年!” 人群里有人低低地笑起来,笑声里裹着无奈。

    我看见王书记站在窑洞门口搓着手,脸膛涨得通红,却插不上话。

    他昨天就跟我说过,村里这些老人被“空头支票”伤透了心,要我做好心理准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