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修路

关灯
真正面对这满场的不信任,心里还是像被黄土堵住似的发闷。

     “李书记年轻有为,就是太急了。

    ”一个穿蓝布褂子的老人慢悠悠地说,他是村里的老会计,算账比谁都精,“我给你算笔账,三公里路,每公里最少得十万,这三十万从哪儿来?你一个刚毕业的娃娃,能比乡干部还神通?” “说不定是来镀金的呢!”不知是谁在人群后排说了一句,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进每个人耳朵里,“在咱这穷山沟待上两年,混点政绩就走,哪管咱路通不通!” 这句话像盆冷水浇在我头上,让我瞬间想起刚来时王德山的话。

    我往前走了两步,想把笔记本里的资金计划表拿出来,却被王德山拦住了。

    他的拐杖横在我面前,像道过不去的坎:“泽岚,听叔一句劝,别折腾了。

    咱李家坳祖祖辈辈就这样,靠天吃饭,靠脚走路,挺好。

    你把心思用在别的地方,比如帮咱把苹果卖个好价钱,比啥都强。

    ” “就是!修路哪有那么容易!”张婶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到时候钱筹不够,还不是得摊派到各家各户?我家男人在外面打工挣点辛苦钱,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围观的村民渐渐散去,有人走时还回头瞅了瞅那张倡议书,眼神里的同情多过期待。

    小女孩已经被她奶奶领走了,走之前还往我手里塞了半块玉米饼,饼子上留着她小小的牙印。

    风卷着黄土掠过墙面,把倡议书的边角吹得哗哗作响,像在嘲笑我的天真。

     王书记走过来拍我的肩膀,他的手掌粗糙却有力:“泽岚,别往心里去。

    老人们是被伤怕了,等你真把钱跑下来,他们自然就信了。

    ” 可我心里清楚,这信任不是那么容易赢回来的。

    那天下午我去查看撂荒地时,发现几户人家正在往地里拉石头——他们打算把荒了的梯田改成羊圈,“与其指望修路,不如养几只羊实在”,放羊的老周这样告诉我。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道道解不开的枷锁。

     傍晚我去给林老师送申请教育补助的报告,路过村小窑洞时,听见里面传来低低的啜泣声。

    推开门一看,那个小女孩正趴在课桌上哭,林老师在旁边劝她。

    见我进来,林老师红着眼圈说:“她奶奶刚才来接她,说不让她再盼路修好了,怕她跟当年盼爸爸回家一样失望。

    ” 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