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路通了
关灯
小
中
大
变得安静了许多。
阳光透过稀疏的槐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风吹过,带来玉米秸秆的清香。
表面看,我像是过上了难得的休闲日子,每天在村里慢悠悠地转,和村民们聊聊天,其实口袋里的笔记本从没停过记录,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清晨的露水还没干时,我就背着帆布包去看那些撂荒的梯田。
曾经长满齐腰深杂草的土地,在路通后仿佛也有了新的希望。
我沿着田埂慢慢走,用脚步丈量着土地的面积,在笔记本上画下梯田的等高线,标注着“东南坡光照充足,适合种植矮化苹果”“西北坡土壤湿润,可种谷子”。
每发现一块适合耕种的土地,我就在旁边插上一根树枝做标记,一上午下来,手里的树枝用了大半。
有几户村民已经开始清理荒草,他们挥舞着镰刀,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人喊累。
看见我过来,正在割草的刘大叔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汗:“李书记,等你找好苗子,咱就把这地全种上果树!路通了,果子能运出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他黝黑的脸上满是期待,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草屑。
正午的日头最烈时,我跟着老会计去勘察水源。
村里的老井已经用了几十年,水量越来越少,旱季时连人畜饮水都紧张,更别说灌溉田地了。
我们提着水壶,拿着卷尺,在崎岖的山坳里穿行,脚下的碎石硌得脚生疼。
老会计年纪大了,走得气喘吁吁,却坚持不让我扶:“没事,我这老骨头硬朗着呢,当年修水库时比这难走的路都走过。
” 在山坳深处,我们终于找到一处渗出泉水的石壁。
泉水顺着石壁缓缓流淌,在下方积成一个小小的水洼,清澈见底,还能看见水底游动的小鱼。
我用树枝在地上画简易的蓄水池图纸:“把水引到这里,修个沉淀池,再铺管道通到各村,这样灌溉和饮水问题都能解决。
”老会计蹲在旁边记数据,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额头上的汗珠滴在纸上,晕开了小小的墨点,他却浑然不觉:“这水好啊,甘甜得很,要是能引到村里,比城里的自来水都强。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测量了泉水的流量,记录了地势的高低差,估算着需要的管道长度和蓄水池大小,直到夕阳西下才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老会计突然说:“泽岚,你是个干实事的孩子。
以前来的干部,也说要打井引水,可都是说说就没下文了。
”我心里一暖,拍着他的肩膀:“大爷,这次不一样,路通了,运设备、拉材料都方便,我一定把井打上。
” 傍晚村民们在村口老槐树下纳凉时,我就搬个小马扎坐在旁边,听他们聊天。
谁家的儿子在外地学了养殖技术,想回来办个养鸡场;谁家想趁着路通了,开个小超市卖日用品;谁家的几亩地因为缺水一直荒着,盼着能早日打上井……这些细碎的诉求,都被我一一记在笔记本的“待办事项”里,旁边画着小小的五角星,标
阳光透过稀疏的槐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风吹过,带来玉米秸秆的清香。
表面看,我像是过上了难得的休闲日子,每天在村里慢悠悠地转,和村民们聊聊天,其实口袋里的笔记本从没停过记录,心里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清晨的露水还没干时,我就背着帆布包去看那些撂荒的梯田。
曾经长满齐腰深杂草的土地,在路通后仿佛也有了新的希望。
我沿着田埂慢慢走,用脚步丈量着土地的面积,在笔记本上画下梯田的等高线,标注着“东南坡光照充足,适合种植矮化苹果”“西北坡土壤湿润,可种谷子”。
每发现一块适合耕种的土地,我就在旁边插上一根树枝做标记,一上午下来,手里的树枝用了大半。
有几户村民已经开始清理荒草,他们挥舞着镰刀,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人喊累。
看见我过来,正在割草的刘大叔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汗:“李书记,等你找好苗子,咱就把这地全种上果树!路通了,果子能运出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他黝黑的脸上满是期待,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草屑。
正午的日头最烈时,我跟着老会计去勘察水源。
村里的老井已经用了几十年,水量越来越少,旱季时连人畜饮水都紧张,更别说灌溉田地了。
我们提着水壶,拿着卷尺,在崎岖的山坳里穿行,脚下的碎石硌得脚生疼。
老会计年纪大了,走得气喘吁吁,却坚持不让我扶:“没事,我这老骨头硬朗着呢,当年修水库时比这难走的路都走过。
” 在山坳深处,我们终于找到一处渗出泉水的石壁。
泉水顺着石壁缓缓流淌,在下方积成一个小小的水洼,清澈见底,还能看见水底游动的小鱼。
我用树枝在地上画简易的蓄水池图纸:“把水引到这里,修个沉淀池,再铺管道通到各村,这样灌溉和饮水问题都能解决。
”老会计蹲在旁边记数据,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额头上的汗珠滴在纸上,晕开了小小的墨点,他却浑然不觉:“这水好啊,甘甜得很,要是能引到村里,比城里的自来水都强。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测量了泉水的流量,记录了地势的高低差,估算着需要的管道长度和蓄水池大小,直到夕阳西下才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老会计突然说:“泽岚,你是个干实事的孩子。
以前来的干部,也说要打井引水,可都是说说就没下文了。
”我心里一暖,拍着他的肩膀:“大爷,这次不一样,路通了,运设备、拉材料都方便,我一定把井打上。
” 傍晚村民们在村口老槐树下纳凉时,我就搬个小马扎坐在旁边,听他们聊天。
谁家的儿子在外地学了养殖技术,想回来办个养鸡场;谁家想趁着路通了,开个小超市卖日用品;谁家的几亩地因为缺水一直荒着,盼着能早日打上井……这些细碎的诉求,都被我一一记在笔记本的“待办事项”里,旁边画着小小的五角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