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民主生活会
关灯
小
中
大
带来的变化。
说到资金紧张时,我提到了王德山老汉用枣木拐杖敲路面的坚定,说到村民捐款时,我描述了张婶拿出儿子娶媳妇的存折时的不舍与决绝,说到路通时,我讲述了孩子们在路上奔跑的喜悦。
这些真实的细节让会议室里格外安静,每个人都听得聚精会神。
“修路只是第一步,我们村面临的更大问题是用水困难。
”我话锋一转,拿出笔记本,“我们村86户人家,主要靠水窖收集雨水生活,其中15口水窖存在渗漏问题,9户村民还在饮用未经过滤的雨水。
最远的村民挑水单程需要两小时,前几年大旱时,不少村民只能去几里外的山涧取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把水窖的照片分发给大家,照片上浑浊的积水、布满裂纹的窖壁、村民们节约用水的场景让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这是我们村水窖的分布图和现状统计,”我指着笔记本上的图表,“我们初步勘察了水源,计划打一口深井,建一个蓄水池,解决灌溉和饮水问题,但资金缺口很大,希望乡里能给予支持。
” 我的发言结束后,会议室里先是短暂的沉默,接着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张乡长第一个发言:“李泽岚同志的汇报很实在,很感人。
李家坳修路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他们面临的用水困难也是很多山村的共性问题。
大家都谈谈看法,怎么能帮李家坳解决这个难题。
” 乡水利站的站长接过话茬:“李书记刚才提到的水源勘察情况,我们之前也了解过,李家坳村东头的山涧确实有浅层地下水,打井的可行性很高。
根据初步测算,打一口深井加上配套的蓄水池和管道,大概需要十五万元。
” “十五万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一个村支书皱着眉头说,“我们村去年修水渠,才申请到五万元资金。
” “李家坳的情况特殊,他们刚修完路,村里的资金肯定很紧张。
”王书记沉吟着说,“而且用水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基本生活,必须解决。
我看这样,乡里先从水利专项经费里调剂五万元,剩下的缺口,我们一起想办法向上级部门争取。
” “我同意王书记的意见。
”张乡长点点头,“另外,我们可以帮李家坳申请县里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这个项目有专项补贴。
李泽岚同志,你们村要尽快完善打井的可行性报告,乡里会安排水利站的同志协助你们。
” 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站起来鞠躬:“谢谢王书记,谢谢张乡长,谢谢各位领导!我们村一定尽快完成报告,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接下来的讨论更加热烈,大家围绕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有的村分享了发展特色种植的成功经验,有的村介绍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还有的村提出了加强基层党建的建议。
这些发言让我受益匪浅,我在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心里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会议中途休息时,不少村支书过来和我交流。
邻村的王支书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李,你这小伙子不错,敢想敢干,我们村也缺水,等你们打井成功了,可得给我们传授经验。
” “一定一定,我们互相学习。
”我笑着回答,心里暖洋洋的。
水利站的站长也找到我,详细询问了水源勘察的具体情况,还在我的笔记本上画了打井的初步示意图:“这是深井泵的型号,这是蓄水池的设计标准,你们按照这个准备材料,有不懂的随时找我。
”他的耐心指导让我对打井的信心更足了。
下午的会议主要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
大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坦诚地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有的同志说自己深入群众不够,有的同志反思自己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还有的同志承认在项目推进上存在畏难情绪。
这种开诚布公的氛围让我深受触动,也更加认识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轮到我自我批评时,我诚恳地说:“我刚到村里不久,对农村的情况了解还不够深入,工作方法也比较简单。
比如修路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资金的后续保障,导致中途差点停工;对水窖的情况也是最近才了解清楚,说明我的调研还不够细致。
今后我一
说到资金紧张时,我提到了王德山老汉用枣木拐杖敲路面的坚定,说到村民捐款时,我描述了张婶拿出儿子娶媳妇的存折时的不舍与决绝,说到路通时,我讲述了孩子们在路上奔跑的喜悦。
这些真实的细节让会议室里格外安静,每个人都听得聚精会神。
“修路只是第一步,我们村面临的更大问题是用水困难。
”我话锋一转,拿出笔记本,“我们村86户人家,主要靠水窖收集雨水生活,其中15口水窖存在渗漏问题,9户村民还在饮用未经过滤的雨水。
最远的村民挑水单程需要两小时,前几年大旱时,不少村民只能去几里外的山涧取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把水窖的照片分发给大家,照片上浑浊的积水、布满裂纹的窖壁、村民们节约用水的场景让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这是我们村水窖的分布图和现状统计,”我指着笔记本上的图表,“我们初步勘察了水源,计划打一口深井,建一个蓄水池,解决灌溉和饮水问题,但资金缺口很大,希望乡里能给予支持。
” 我的发言结束后,会议室里先是短暂的沉默,接着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张乡长第一个发言:“李泽岚同志的汇报很实在,很感人。
李家坳修路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他们面临的用水困难也是很多山村的共性问题。
大家都谈谈看法,怎么能帮李家坳解决这个难题。
” 乡水利站的站长接过话茬:“李书记刚才提到的水源勘察情况,我们之前也了解过,李家坳村东头的山涧确实有浅层地下水,打井的可行性很高。
根据初步测算,打一口深井加上配套的蓄水池和管道,大概需要十五万元。
” “十五万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一个村支书皱着眉头说,“我们村去年修水渠,才申请到五万元资金。
” “李家坳的情况特殊,他们刚修完路,村里的资金肯定很紧张。
”王书记沉吟着说,“而且用水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基本生活,必须解决。
我看这样,乡里先从水利专项经费里调剂五万元,剩下的缺口,我们一起想办法向上级部门争取。
” “我同意王书记的意见。
”张乡长点点头,“另外,我们可以帮李家坳申请县里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这个项目有专项补贴。
李泽岚同志,你们村要尽快完善打井的可行性报告,乡里会安排水利站的同志协助你们。
” 听到这个消息,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站起来鞠躬:“谢谢王书记,谢谢张乡长,谢谢各位领导!我们村一定尽快完成报告,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接下来的讨论更加热烈,大家围绕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有的村分享了发展特色种植的成功经验,有的村介绍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还有的村提出了加强基层党建的建议。
这些发言让我受益匪浅,我在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心里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会议中途休息时,不少村支书过来和我交流。
邻村的王支书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李,你这小伙子不错,敢想敢干,我们村也缺水,等你们打井成功了,可得给我们传授经验。
” “一定一定,我们互相学习。
”我笑着回答,心里暖洋洋的。
水利站的站长也找到我,详细询问了水源勘察的具体情况,还在我的笔记本上画了打井的初步示意图:“这是深井泵的型号,这是蓄水池的设计标准,你们按照这个准备材料,有不懂的随时找我。
”他的耐心指导让我对打井的信心更足了。
下午的会议主要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
大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坦诚地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有的同志说自己深入群众不够,有的同志反思自己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还有的同志承认在项目推进上存在畏难情绪。
这种开诚布公的氛围让我深受触动,也更加认识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轮到我自我批评时,我诚恳地说:“我刚到村里不久,对农村的情况了解还不够深入,工作方法也比较简单。
比如修路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资金的后续保障,导致中途差点停工;对水窖的情况也是最近才了解清楚,说明我的调研还不够细致。
今后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