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民主生活会

关灯
定加强学习,深入群众,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 王书记对我的自我批评给予了肯定:“李泽岚同志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很好。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基层工作要沉下心来,多听、多看、多问,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把好事办好。

    ” 会议结束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会议室,给每个人的脸上都镀上了一层金色。

    王书记做总结讲话:“今天的民主生活会开得很成功,大家敞开心扉,交流了经验,查摆了问题,明确了方向。

    民生工作任重道远,希望大家回去后,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真抓实干,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 走出乡政府大楼时,暮色已经降临,天边的晚霞红得像火。

    我握着笔记本,感觉心里充满了力量。

    这次民主生活会不仅让我汇报了村里的工作,争取到了打井的资金支持,更让我学到了很多基层工作的经验和方法,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

     在镇上的饭馆简单吃了碗面,我就匆匆赶往汽车站。

    候车室里灯火通明,挤满了返乡的村民,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和方便面的味道。

    我找了个角落坐下,翻开笔记本,把会议的要点和收获一一整理出来:乡里调剂五万元打井资金、协助申请“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水利站提供技术支持……这些条目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李家坳未来的希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客车在夜色中行驶,新修的水泥路平稳舒适。

    车窗外,村庄的灯火星星点点,像散落在黑夜里的明珠。

    我望着窗外,心里盘算着回去后的工作:明天就组织村民清理水窖,联系水利站的同志再次勘察水源,尽快完成打井的可行性报告……一个个计划在脑海里成型,让我兴奋得毫无睡意。

     回到村里时,已经是深夜了。

    村委会的窑洞里还亮着灯,王书记正坐在煤油灯下等我。

    看见我回来,他连忙站起来:“泽岚,怎么样?会议开得顺利吗?” “顺利,王书记,您看!”我把会议纪要和资金支持的文件递给他,“乡里同意给我们五万元打井资金,还帮我们申请县里的项目!” 王书记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文件,手激动得有些颤抖,眼角的皱纹里渗出了泪水:“好啊,好啊!泽岚,你为村里立了大功了!这下村民们有水喝了,地里的庄稼有救了!” 他拉着我坐在土炕上,给我倒了杯热水:“快给我讲讲会议的情况,乡里领导都怎么说?” 我把会议的全过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从各村的经验交流到领导的指示要求,从批评与自我批评到打井资金的落实。

    王书记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在烟袋锅上磕着烟灰,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泽岚啊,你真是咱村的福星。

    ”王书记感慨地说,“我当了这么多年村支书,做梦都想解决村里的用水问题,今天终于看到希望了。

    你放心,打井的事,我一定全力支持你,需要村民们出力,我来动员!” 夜色渐深,窑洞里的煤油灯忽明忽暗,映着我们兴奋的脸庞。

    窗外的虫鸣和远处的狗叫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为这个充满希望的夜晚伴奏。

    我知道,民主生活会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打井、种果树、搞产业……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李家坳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民主生活会上的场景和未来的规划。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

    我想起了王德山老汉舀水时的专注,想起了张婶儿媳沉淀水时的仔细,想起了孩子们在新修的路上奔跑的身影。

    这些画面在我眼前一一闪过,让我更加坚定了为这片土地奋斗的决心。

     我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民主生活会是加油站,群众的期盼是指南针。

    只要心里装着群众,脚下沾满泥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写完这句话,我合上笔记本,带着满满的信心和希望,沉沉地睡去。

    明天,将是充满干劲的一天,李家坳的打井工程,就要正式启动了。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