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果干巧制,酸甜贮藏

关灯
秋阳穿过原始森林的枝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野果熟透的甜香与泥土的腥气。

    张轩站在部落新建成的土坯房旁,看着不远处妇女们正围着一堆刚采摘的野果忙碌,眉头微蹙。

    此刻部落的食物储备虽已有熏肉撑底,但熏肉多是肉类,且口感偏咸硬,对于老人、孩童和牙口不好的人来说并不友好,更重要的是,秋季野果丰产,若不及时处理,过不了几日就会腐烂变质,这在食物匮乏的原始社会,无疑是极大的浪费。

     “轩神!”一个清脆的声音从野果堆旁传来,是部落里最机灵的妇女叶。

    她手里捧着几颗红彤彤的野苹果,快步走到张轩面前,将果子递了过去,“这果子甜,您尝尝!”叶的脸上沾着些许泥土,眼神里满是敬畏与亲近——自从张轩带来火种、教会大家烤肉和制陶后,部落里的人对他早已从最初的“神秘强者”彻底转变为“无所不能的神明”,尤其是妇女们,更感念他带来的安稳日子,不再需要每天为了寻找食物而提心吊胆。

     张轩接过野苹果,表皮光滑,带着阳光晒过的温度,咬下一口,酸甜的汁水在口腔中爆开,带着原始野果特有的浓郁果香。

    他点点头,看向叶身后那堆堆积如山的野果:红的野苹果、紫的山葡萄、黄的野梨,还有一串串像小灯笼似的红果,种类繁多,却都带着熟透的软绵感。

    “叶,这些果子,放不了三天就会烂掉吧?” 叶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无奈地点头:“是啊,轩神。

    每年这个时候,果子最多,可我们只能当天摘当天吃,吃不完的就只能扔了,看着心疼。

    ”她身后的几个妇女也围了过来,脸上都带着惋惜——在她们的认知里,野果从来都是“过眼云烟”般的食物,好吃却留不住,不像兽肉还能通过简单的晾晒稍微保存几日,可晾晒的兽肉又干又柴,远不如新鲜的好吃。

     张轩环视一圈,部落里的老人正坐在土坯房门口晒太阳,孩童们围着野果堆打闹,时不时偷偷拿起一颗果子塞进嘴里,却不敢多拿,生怕吃不完浪费。

    他知道,要让部落真正安稳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季,光有熏肉还不够,必须让食物种类更丰富,储存方式更多样。

    而眼前这些野果,正是最好的“潜力股”——制成果干,既能保留营养,又能长期储存,还能作为冬季里难得的酸甜零食,给单调的饮食添点滋味。

     “大家不用愁,”张轩举起手中的野苹果,声音不大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这些果子,我们能把它们‘留住’,冬天也能吃。

    ” “冬天也能吃?”叶瞪大了眼睛,身后的妇女们也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在她们的经验里,冬天只有干硬的兽肉和藏在地窖里的块根植物,别说酸甜的野果,就连新鲜的树叶都难寻。

    一个名叫翠的妇女忍不住问道:“轩神,果子摘下来就会烂,怎么能留到冬天?难道像熏肉那样用烟熏吗?上次我试过把葡萄挂在火堆旁,结果都烤焦了,黑乎乎的不能吃。

    ” 张轩笑了笑,知道她们对“食物储存”的认知还停留在最原始的阶段。

    “不用烟熏,我们用太阳晒。

    ”他指着头顶的秋阳,“秋天的太阳暖和,不烈,正好能把果子里的水晒干,水干了,果子就不会烂了,这就是‘果干’。

    ” “晒?”叶还是有些疑惑,“我们以前也把吃不完的果子放在石头上晒,可晒了两天,要么就晒得硬邦邦的像石头,要么就长了毛,还是不能吃。

    ” “那是因为方法不对。

    ”张轩走到野果堆旁,蹲下身子,拿起一颗野苹果,“要做果干,第一步得选果子,不能选太熟太软的,也不能选有虫洞、有破损的,要选这种表皮完好、稍微硬一点的,这样晒出来才不会碎。

    ”他一边说,一边把野苹果递给叶,让她摸摸手感,“你试试,这种果子,捏起来有点弹性,不是一捏就软塌塌的,就合适。

    ” 叶接过野苹果,仔细捏了捏,又拿起一颗熟透的果子对比,恍然大悟:“难怪以前晒不好,原来果子没选对!我们都捡最熟最软的晒,结果晒着晒着就烂了。

    ”其他妇女也跟着拿起果子挑选,很快就掌握了“选果”的诀窍,把堆里的野果分成了三堆:适合做果干的、当天吃的、已经熟透要尽快吃掉的。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