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公司的体检表(二):解读利润表
关灯
小
中
大
扣除之后,最终剩下的,那真正归属公司、可以用来分红或再投资的最终成果,便是净利润。
净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所得税费用。
这条从“营业收入”到“净利润”的清晰路径,被韩风牢牢地刻在了脑海里。
他明白了,看利润表,不能只看最后那个“净利润”数字,必须沿着这条路径走一遍,看清楚利润是如何一步步被“剥蚀”出来的。
一家公司营收巨大但净利润微薄,问题可能就出在中间环节——要么是成本控制太差,要么是费用吞噬了过多利润。
为了实践,他再次打开了格力电器的年报,找到了合并利润表。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那个以“亿”为单位的营业收入。
那是一个足以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
“这就是空调帝国的销售规模……”他感叹道。
紧接着是营业成本,数字同样庞大。
他立刻动手计算他最感兴趣的指标之一——毛利率。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他将格力的数据代入公式,得到了一个百分比。
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他思考着:毛利率本质上反映了公司产品的定价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一家公司如果能凭借品牌、技术或垄断优势,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产品(高售价),或者能以更低廉的成本生产出产品(低成本),那么它的毛利率就会更高。
“高毛利率通常意味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是一条‘护城河’的体现。
”他记下这个重要结论。
相比之下,那些陷入价格战、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行业,毛利率通常会被压得很低。
接着,他的目光向下移动,看到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的明细。
格力庞大的销售费用,与他心目中这家公司强大的线下分销网络和品牌营销投入对上了号。
而可观的研发费用,则提醒他格力并非仅仅是一家营销驱动的公司,其在核心技术上的积累同样不容小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尝试计算了净利率。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这个指标衡量的是,每卖出100元的产品,公司最终能净赚多少钱。
它是公司盈利能力的终极考验,综合反映了从产品定价、成本控制到费用管理的全部运营效率。
做完格力的功课,韩风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对比欲望。
他找到了另一家知名科技公司,比如“浪潮信息”的利润表。
对比之下,差异立现: ·格力电器:高营收,相对较高的毛利率(制造业中),显示出品牌溢价和成本控制力。
·浪潮信息:毛利率明显低于格力,这符合科技硬件制造业普遍毛利不高的特点;但其期间费用结构可能不同,研发费用的占比或许更高。
这种对比让他意识到,不同行业的利润表特征截然不同。
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公司。
评估一家公司的利润表,必须放在其所在的行业背景下去理解。
然而,韩风的思考并未停留在表面。
他想起了在网
净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所得税费用。
这条从“营业收入”到“净利润”的清晰路径,被韩风牢牢地刻在了脑海里。
他明白了,看利润表,不能只看最后那个“净利润”数字,必须沿着这条路径走一遍,看清楚利润是如何一步步被“剥蚀”出来的。
一家公司营收巨大但净利润微薄,问题可能就出在中间环节——要么是成本控制太差,要么是费用吞噬了过多利润。
为了实践,他再次打开了格力电器的年报,找到了合并利润表。
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那个以“亿”为单位的营业收入。
那是一个足以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
“这就是空调帝国的销售规模……”他感叹道。
紧接着是营业成本,数字同样庞大。
他立刻动手计算他最感兴趣的指标之一——毛利率。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他将格力的数据代入公式,得到了一个百分比。
这个数字代表了什么?他思考着:毛利率本质上反映了公司产品的定价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一家公司如果能凭借品牌、技术或垄断优势,以较高的价格出售产品(高售价),或者能以更低廉的成本生产出产品(低成本),那么它的毛利率就会更高。
“高毛利率通常意味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是一条‘护城河’的体现。
”他记下这个重要结论。
相比之下,那些陷入价格战、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行业,毛利率通常会被压得很低。
接着,他的目光向下移动,看到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的明细。
格力庞大的销售费用,与他心目中这家公司强大的线下分销网络和品牌营销投入对上了号。
而可观的研发费用,则提醒他格力并非仅仅是一家营销驱动的公司,其在核心技术上的积累同样不容小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尝试计算了净利率。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这个指标衡量的是,每卖出100元的产品,公司最终能净赚多少钱。
它是公司盈利能力的终极考验,综合反映了从产品定价、成本控制到费用管理的全部运营效率。
做完格力的功课,韩风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对比欲望。
他找到了另一家知名科技公司,比如“浪潮信息”的利润表。
对比之下,差异立现: ·格力电器:高营收,相对较高的毛利率(制造业中),显示出品牌溢价和成本控制力。
·浪潮信息:毛利率明显低于格力,这符合科技硬件制造业普遍毛利不高的特点;但其期间费用结构可能不同,研发费用的占比或许更高。
这种对比让他意识到,不同行业的利润表特征截然不同。
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去衡量所有公司。
评估一家公司的利润表,必须放在其所在的行业背景下去理解。
然而,韩风的思考并未停留在表面。
他想起了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