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秋社宴饮,文脉相传

关灯
里的墨兰父亲,眼神坚毅,正挥舞着灵刃与邪祟搏斗。

    “这位前辈叫墨渊,”秦先生指着插图,“他为了护住灵脉泉,在锁脉洞与敌人苦战三日,最后与邪器同归于尽……” “就像墨兰姐姐一样勇敢!”最小的丫头举着手里的桂花糕,奶声奶气地说。

    她脖子上挂着个小小的石鱼吊坠,是陈默用灵脉泉边的石头亲手刻的,鱼嘴里穿着根红绳,晃来晃去像条活鱼。

     陈默靠在门框上,看着烛光里的身影,忽然觉得所谓的传承,从来不是把故事刻在冰冷的石碑上,是让孩子们在秋社的宴席上听着歌谣长大,在学堂的烛光里读着前辈的故事,让那些曾经的牺牲,变成滋养新生的养分。

     宴席上的笑声传了过来,铁牛正和柳溪村的老汉比扳手腕,春桃在一旁给孩子们分桂花糕,慕白则往墨老鬼的灵位前添了杯酒,动作轻柔得像在对故人说话。

    月光爬上晒谷场的谷堆,给金黄的麦穗镀了层银,灵脉泉的水在远处汩汩流淌,像在应和这满院的欢喜。

     “该吃糕了!”慕白的声音传来,带着笑意。

    陈默转身往回走,晚风送来桂花的甜香,混着米酒的醇,像把这一年的辛劳和收获,都酿成了醉人的滋味。

     他走到桌边,拿起块桂花糕,刚要放进嘴里,却被丫头抢了去,小家伙举着糕跑向学堂,嘴里喊着:“先生,给您留的!”秦先生笑着接过,在她额头亲了一下,惹得孩子们都围了上去,抢着要“沾文气”。

     陈默看着这一幕,忽然明白,灵脉最珍贵的,从来不是能滋养万物的泉水,是这代代相传的暖意——是老张唱的歌谣,是秦先生讲的故事,是孩子们脸上的笑,是每个人心里那点不肯放弃的坚守。

     秋夜渐深,宴席渐渐散了,只剩下几个老人还在说着往年的收成。

    陈默往灵脉泉边走去,泉眼的水泡在月光下轻轻晃,像无数只眨动的眼睛。

    他想起墨老鬼的话,想起父亲的护脉符,想起墨兰发簪上的墨兰,忽然觉得他们从未离开,就像这灵脉泉的水,永远在滋养着这片土地,在守护着这些日子。

     远处的学堂里,烛光还亮着,秦先生大概还在给孩子们讲着故事。

    陈默握紧了手里的灵刃,刃身映着月光,也映着他眼底的坚定。

    只要这烛光不灭,这文脉不断,灵脉馆的故事,就会永远鲜活,在时光里,在人心间,岁岁相传。

     喜欢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请大家收藏:()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