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白露的露水》

关灯
老五掂了掂陶罐,“等玉米收了,我用这露水给你泡壶好茶,咱爷俩好好唠唠。

    ” 接完露水,三秒带没回家,直接往仓库走——该准备秋收的工具了。

    仓库里堆着去年的镰刀、扁担、麻袋,还有新买的收割机,都得拾掇拾掇,别到时候掉链子。

     他先把镰刀都找出来,摆在院里的石板上,用磨刀石一块块磨。

    刀刃原本有点钝,磨了一会儿,就变得寒光闪闪,能映出人影。

    二柱子也来帮忙,给扁担缠上新的麻绳,说:“去年这扁担磨破了我的肩膀,今年缠厚点,省得受罪。

    ” 王老五媳妇也来了,抱着一堆麻袋,坐在院里缝补:“这些麻袋都漏了,补补还能用,别浪费了。

    ”她手里的针线飞快,补丁打得整整齐齐,像给麻袋绣了花。

     陈老五没闲着,蹲在收割机旁,检查着零件。

    他虽然不会开机器,却懂些机械原理,哪个螺丝松了,哪个轴承该上油了,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履带该紧一紧,不然在泥地里容易打滑。

    ”他指着收割机的履带说,“还有这刀片,有点钝,得磨磨,不然割玉米秆费劲。

    ” 三秒带赶紧找来扳手,按陈老五说的调履带,又把刀片拆下来,让二柱子去镇上找磨匠磨。

    “五叔,您真是啥都懂。

    ”他由衷地佩服。

     “懂啥,”陈老五摆摆手,“不过是看的机器多了,摸出点门道。

    想当年收玉米,全靠手掰、镰刀割,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哪有现在这机器省事。

    ”他叹了口气,又笑了,“不过现在好了,有机器,有你们这些年轻力壮的,日子越来越舒坦。

    ” 仓库里渐渐热闹起来,有人来修箩筐,有人来补口袋,还有人来借秤,说是要提前校准,省得收玉米时斤两不准。

    三秒带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得很——秋收就像一场仗,工具就是武器,提前备好,才能打得漂亮。

     中午吃饭时,春花端来一盆新蒸的玉米饼,还炒了盘青椒土豆丝。

    “多吃点,下午还得干活。

    ”她给三秒带夹了块饼,“我把家里的旧棉被翻出来了,收玉米时搭在地里,累了能歇会儿,别着凉。

    ” 三秒带心里暖暖的。

    他知道,秋收不只是男人的事,女人也在背后默默准备着,缝补、做饭、照看孩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男人能安心在地里忙活。

     下午,三秒带和二柱子推着板车,去村东头的晒场打扫。

    晒场是几年前修的水泥地,平时堆着柴火,